最早对IPO抑价现象进行的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在当时相对成熟的西方资本市场,已有学者关注到了IPO抑价这一现象。然而自1973年金融经济学家Logue首次将这一现象称之为“新股发行之谜”到现在,IPO抑价仍是金融学上的未解之谜。在几十年的学术发展过程中,国内外也形成了一系列解释IPO抑价现象的理论。65865
国外有关IPO抑价理论的研究
1975年,Ihhostno首次对发行价与首日收盘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性研究,他以1960年1月-1969年12月美国新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同时采用改进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解决了样本容量和相互不独立的问题,研究结果显示仍然存在11.4%的初始报酬率,但Ibhoston依旧认为二级市场是有效率的。正是这篇经典文献使金融界开始真正关注证券市场这一价格异象。[1]
到上世纪80年代,西方学者已经对IPO抑价现象展开大量研究,并形成了三大有代表性的理论学派:一是利用信息不对称来对IPO抑价现象进行分析的非对称信息流派;二是从证券市场制度方面来解释IPO抑价现象的制度成因流派;三是运用行为经济学的范式来分析IPO抑价原因的非理性行为流派。[2]
其中信息不对称学说以“赢者诅咒” [3]模型为代表,Rock(1986)建立了一个知情和非知情投资者之间信息不对称模型,在新股申购时,知情投资者确切知道股票的真实价值,只有当发行价小于真实价值时才会认购。当发行价高于真实价值时,知情者放弃认购,不知情者中签率提高,待新股上市,股价跌回真实价值,从而使不知情者陷入赢者诅咒。制度原因流派的理论主要有Tinic(1988)的避免诉讼假说、Rund(1993)的价格支持理论、Rydqvist(1997)的税收观点等。[4,5]
而作为非理性行为流派,由于近二十几年才出现并发展起来的行为金融学理论,在分析股价波动过程中加入了投资者情绪、对信息的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羊群效应以及行为金融学的其他市场异象因素[6-9],使得对IPO抑价现象的分析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实证分析模式。这一流派中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有Weich(1992)的信息叠加理论、Loughran和Ritter(2002)的前景理论、Ljungqvist、Nanda和Singh(2004)的投资者情绪假说等。
然而由于解释IPO抑价现象的行为变量量化难度大、一些量化方法的认可程度不高等因素,至今仍未提出能为大多数人认同的观点。
国内有关IPO抑价理论的研究
传统的实证分析模式
传统经济学分析模式主要从代表市场的变量比如发行价格等以及制度因素出发,寻找我国IPO高抑价的原因。陈工孟、高宁(2000)的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以及公司股票的增发与否都会很大程度上影响IPO的抑价率。[10]董秀良、薛丰慧(2008)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在市场非有效条件下,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价格都有可能导致IPO的高抑价。[11]在全流通制度下,陈有禄、熊虎、罗秋兰(2008)以实行全流通发行并上市的国内股票为样本,使用Newey—West提出的异方差和自相关一致协方差回归方法,对影响IPO抑价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对变量的分析指出中签率和发行规模等是影响IPO抑价的重要原因。[12]
新经济学分析模式
随着行为金融在经济分析中的运用不断被人们所接受,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试图从证券市场参与主体的行为出发,通过一些市场异象诸如小公司效应、元月效应、周末效应等分析我国股价波动的影响因素,进而对IPO抑价现象有了更深的了解。
(1)从市场参与主体的行为出发,熊虎、孟卫东、周孝华(2007)对中国广大中小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和IP0抑价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中国股市IP0高抑价与中国存在众多的非理性中小投资者有直接的关系,是他们导致了抑价这一结果。[13]蒋庆欣(2010)对A股新推出的创业板市场IPO抑价问题进行实证分析,认识到非有效市场的投资者情绪理论与信息不对称理论对创业板IPO抑价有较好解释力。[14]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