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学者对于攻击性的研究非常广泛,攻击性的理论发展经历了本能论、进化论、挫折—攻击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社会信息加工模型、脚本理论、攻击的一般行为模型等多种较为成熟的理论[1]。不同研究者提出的理论对于攻击性的定义各不相同,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把攻击看作是行为变量,即攻击行为,认为攻击行为是故意的以使他人身体或心理受到伤害为目的的行为。如 Buss(1961)在研究中提出,评定攻击行为的主要依据是其行为的后果,只要伤害了被攻击者,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就是攻击性行为[2]。另一种是把攻击看作是由本能、神经结构和生理特点所决定的特质。如弗洛伊德认为攻击是人的一种生存本能,奥尔波特认为攻击是一种能力。分析已有文献,攻击的概念包含了攻击性与攻击行为两个方面,有时二者并不能截然区分开来。林崇德在《心理学大辞典》中也表明:攻击性既是一种心理情绪状态或人格特质,也表现为攻击行为 。本研究据此认为:攻击性是个体进行攻击行为的内部心理倾向,在特定情境下,攻击性将转变成为对人或物的有意伤害或侵犯行为。本文中的攻击性更多指的是一种心理状态,但也包括外部行为表现。69885
赫希和高佛森于1990年提出的“自我控制理论”认为,“低自我控制”是导致所有犯罪的根本原因。其理论假设是,人在本质上都有追求个人利益而忽略他人利益的倾向,即都存在犯罪的潜质和可能。与具有高自我控制能力的个体相比,低自我控制的人具有冲动性、情绪性、冒险、简单化倾向、目光短浅和不善于使用语言等特点,他们更容易被短期利益迷惑,产生犯罪行为或越轨行为 。这一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自我控制与攻击的关系。
自我控制能力是伴随个体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和自我体验发展起来的,是人类意识主观能动性的集中体现。它与个体的个性、情感、行为等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大学阶段的个体已经具有一定程度的自我控制、自我监控和调节能力。论文网
王红姣、卢家楣(2004)等对自我控制能力的定义操作性较强,他们认为:自我控制能力是指个体按照社会的标准或自己的意愿,对自己的行为、情绪和认知活动等进行约束、管理的能力,是意志品质的一种 。自我控制能力的具体表现是控制自己想做但不能做的事、做不想做的但是符合社会要求的事等等。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方式,情绪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3]。情绪的分类方式有多种,近来普遍被认同的一种分类方式是分为正性和负性两种。根据情绪的认知-评价理论可知,人们在情绪活动中,需要不断的评价刺激事件和自身的关系,包括三个层次的评价:初评价、次评价和再评价。其中,次评价涉及人们能否控制刺激事件,以及控制的程度,主要是人对自己行为反应的调节和控制。而不同的情绪类型对自我控制产生着不同的影响。一方面,情绪促进自我控制成功,另外一方面,情绪也能导致自我控制失败。中等程度的情绪状态最有利于自我控制,而积极或消极情绪状态下的自我控制则相对较差[4]。当人们处于负性情绪中时,更容易做出冲动的选择和失去自我控制,甚至卷入一些对自己不利的情况中。当人处于极度烦躁状态时,容易导致决策失误。处于悲伤情绪则使个体更倾向于放弃。
综上所述,情绪影响自我控制力,自我控制力又与攻击性密切相关,同时情绪与攻击性间的关系复杂,以往研究多关注于两两之间的关系,本文试图证明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考察自我控制能力在情绪与攻击性之间的中介作用,从而为减少校园伤害事件寻找方法和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