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来源于西方,从英语词源学的角度看,作为动词的‘Document’一开始是‘教导、教授’的意思,到后来意义变为‘通过文件证据支持’;而作为形容词的‘Documentary’在起初的含义是‘有关文件的’,后来含义详细化为‘旨在提供关于事物真实记录的’。”[1]沈竹在2005年的研究中提到:“纪录片是一种真实的、探索的艺术,有着鲜明的在场感;纪录片直接拍摄真人真事,不容许虚构事件,即在真实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记录真实环境、真人真事。”[2] 任远在《电视纪录片的界定和创作》中对纪录片的界定如下:“纪录片是一种特定的体裁或形式,是对某一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或历史事件作纪实报道的非虚构的电影或录像节目。”[3]83906
国家形象内涵的把握,对于本论题的研究也极为重要。国内外不少学者都在其研究中对国家形象内涵及其表现做出了自己的解释。美国学者布丁是这样定义国家形象的:“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对自己的认知以及国际体系中其他行为体对它的认知的结合,是一系列信息输入和输出产生的结果。”[4]布丁的观点揭示出了国家形象的本质,进而让我们认识到,国家形象的呈现需要借助一定的文本形式和传播媒介才能完成。中国学者对国家形象的定义研究也不在少数,比较典型的观点有以下几种。2002年刘乃京对国家形象进行如下定义:“国家形象是国际社会公众对一国相对稳定的总体评价。”[5]2002年刘小燕则在其研究中指出,“国家形象是国家的客观状态在公众舆论中的投影,也是社会公众对国家的印象、看法、态度、评价的综合反映,是公众对国家所具有的情感和心态的总和”。[6] 2015年学者常江和王晓培则在其研究中强调了国家形象的重要性,认为“国家形象与一国在国际上的声誉、地位息息相关,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其他国家对待该国的态度和政策,认为没有品牌的国家在经济和政治上都很难吸引注意。”[7]论文网
随着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实力不断强大,作为一个重新在世界上崛起的大国,中国已经日益成为国际关系格局中引人注目的焦点。通过翻阅和收集大量文献资料,并对所收集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可以发现,近年来国内外就媒体中中国形象的塑造研究不在少数。美国媒体对此研究较为重视,也较为成熟。然而以纪录片作为研究的切入角度,对纪录片里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进行探索的研究比较少。不过相比较而言,国外学者对纪录片中“中国形象”的建构研究数量相对较少,而国内以渉华纪录片中所塑造的“中国形象”为对象进行的研究更为丰富。中国学界对渉华纪录片中所塑造的“中国形象”的研究题材更为广泛,所涉及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也更为新颖和多样。
冯德律在《德国电视纪录片中的中国形象探析》一文中,探讨了德国渉华纪录片的真实性,并对纪录片中“陌生群落”和“异域”的影像化问题进行了分析。2013年申洁在其研究《2000年后美国涉华纪录片中的中国形象研究》中,选取了2000年后美国拍摄的三部典型的涉华纪录片作为分析对象,通过其详尽的研究发现,尽管这些纪录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社会的部分现实问题,但不乏严重夸大的色彩。2012年陈旭光在其发表于《电影文学》的文章中分析了中国形象在“他者”视角影像传播的过程中是怎样形成的,并探索造成形象差异的原因所在。2005年禹婧雯、位迎苏在其研究《他者的空间——新世纪以来BBC涉华纪录片所建构的中国形象》中发现,纪录片的本质特征本应该是反映真实,然而在BBC的中国题材纪录片里中国形象却出现了失真、曲解的现象。2015年徐晓波、黄倩在《新闻记者》中发表《论NHK 涉华纪录片的题材选择与价值倾向》,文章把NHK 制作的中国题材纪录片作为研究对象,对纪录片的题材选择和立场倾向进行了归纳,并从国家之间的关联要素出发进行探究,探讨纪录片是如何选择性地塑造中国形象。2015年贺建平在《传播与版权》上发布的《中国经济形象的图像建构:国外涉华纪录片的内容分析》中对国外以中国经济为叙述题材的纪录片从议程设置的角度进行了深入且有条理的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