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宋朝时期,理学大兴,以朱熹为首的教育学家对蒙学十分重视,开始亲自编写一些蒙学教材。朱熹认为“小学者,学其事”,“如礼乐射御书数及孝弟忠信之事”;“大学者,学其小学所学之事之所以”,“如致知、格物及所以为忠信孝弟者。”(《朱子语类》卷七)“小学”是指弟子要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的行为规范,而“大学”是阐述为什么要这样做的义理。他认为古人正是因为从小在日常小事之中已经养成了良好的行为,思想习惯,长大之后只要稍加点拨,即能成才,所以“小学”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由此朱熹作《童蒙须知》,规定了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包括“衣服冠履”,“语言步趋”,“洒扫涓洁”,“读书写文”,以及“杂细事宜”等。
清朝时期,李毓秀借鉴儒家典籍,朱子及其弟子的著作,删繁去简,择优而录,已三言押韵的形式写成了《训蒙文》(后贾存仁修订为《弟子规》)。《弟子规》以《论语·学而》中“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总纲领,全文共 1080 个字,涉及到了儿童日常生活中 113 件事,对儿童的日常行为规范作出了具体的规定。
那么为什么《弟子规》成书之后得到了迅速的认可和推广,乃至现在的社会任然在被提倡学习。首先,《弟子规》取孔子的“弟子之道”为总的纲领,立足于儒家蒙学教育,顺应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其次,其中的各项细则来源于《论语》、《蒙童须知》、《小学》、《小学常仪》、《程董学则》等儒家经典或者当时的蒙学教材,被世人熟悉且认可。并且,成文形式参考了《三字经》,内容贴近生活现实,句式短小,语言平实,易于熟记理解。不像当时的蒙童教材,如《小学》内容全面但却显冗长,“多穷理之事,近于大学”,“类引多古礼,不谐于今俗”,“开卷多难字,不便童子”。
基于以上的优点,《弟子规》问世以后便广为流传,甚至当时的私塾将《弟子规》排在其他儒学典籍的学习顺序之前。如《光绪罗店镇志》卷三中记载了当地义塾蒙学所使用的教材授书顺序:“《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次授《孝经》、《四书》,次授《五经》。” 文献综述
《弟子规》无疑是规范类蒙学教材的集大成者,围绕着儿童生活中的各项事宜作出规定,简明易行且合乎道德要求,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二、《弟子规》的主要内容评述
在此将《弟子规》的内容按照“事亲”、“接物”、“修身”、“治心”,“穷理”五个方面进行分类,进行阐述。
(一)事亲
古语“事亲”即为侍奉双亲。《弟子规》开篇即用了三分之一的篇幅来详细地阐述儿童在家时应当如何践行孝道,遵守长幼之道。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这是在说父母亲叫你的时候,应立刻答应,不能迟缓;父母亲让你做事的时候,就要马上去做,不能拖延偷懒。对父母教诲,要恭恭敬敬的聆听;做错了事,对父母的责备,要顺从的接受不能顶撞。这四条规范无疑是幼儿开始学习尊敬父母的孝道基始,是家庭教育的开端。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幼儿的可塑性很强,年少无知很容易受到各种各样信息的影响,如果能够培养孩子心中有父母,能认真聆听父母的教诲,无疑能够帮助幼儿更好的成长。在现代社会,很多孩子没有接受过这样的教育,不懂得尊重父母,从而在成长过程中也不会尊重同伴,尊重老师。而当他们真正懂得了恭敬的深刻内涵和意义时,他们就能够对一切人、事、物自然而然地恭敬,其人生道路也会非常地广阔,“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儿童在成长的过程当中总会经历几个叛逆期,而在这种时期很容易因为一时冲动而做出不好的事,表现出不好的行为。所以我们应当从小就教育他体恤父母,不要做让父母伤心的时,时常报备自己外出的状况,不要让父母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