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地质量等级划分概述

林地质量等级划分是林学的基础理论之一,长期以来受到森林经营学者们的高度关注。早在19世纪中叶,由德国的E。拉曼等提出森林立地的概念,卡扬德。A。K在1909年发表了森林类型一书,用指示植物法划分立地条件质量等级[1]。为了划分非原始森林的林地质量等级,林地生产论文网力概念被提出来了,直到现在,划分林地生产力质量等级的方法层出不穷[2,3,4,5,6]。前人觉察到林地生产力与土壤之间有密切的关联,适合于评价无林地质量等级的土壤肥力学说相继问世[7]。通常情况下,具有相同肥力指标的土壤,相隔距离越远,植物生长的差异就越大。因此,人们认识到用土壤肥力指标评价林地质量的学说并不完善。于是,近代林学家们用森林立地类型定性地评价不同的林地质量[8]。近年来,有人开展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森林立地等级划分的研究[9]。

目前,林地质量价值观有了多方位新突破。例如林地的经营条件[10]质量,市场区位[11]质量,综合质量[12],地价[13]质量,景观质量[14,15]等,出现了相关研究。

截至目前,已经研究过的林地质量种类有:林地的生产力质量,土壤肥力质量,立地质量,经营条件质量,市场区位质量,综合质量,地价质量等。因此,林地质量有广义概念与狭义概念之区别。狭义林地质量是上述林地质量种类中的任意一种,广义林地质量截至目前尚无定论。

毫无疑问,林地质量等级划分只能是相对意义上的概念。一是林地质量等级划分的目的相对性,二是林地质量等级标准的相对性,三是林地质量等级划分应用的相对性。为进一步说明,特概述于下:

1林地各类质量等级划分概述

1。1林地生产力质量等级划分

林地的生产力,是指林地地段内可以适合生长某些森林植被的能力。其质量等级划分方法有两种,一是定性指标法,二是定量指标法。林地生产力质量等级划分的定性指标法,主要是指示植物划分法[16,17]。这种方法极其古老原始,可适合未被破坏的原始森林植被地段的林地生产力质量等级划分,并且简便易行;一般情况下,由于人们不科学的森林经营活动,原始森林植被基本上都已被破坏而不复存在,所以现在这种方法未被广泛应用。林地生产力质量等级划分的定量指标法,主要是以某种优势植物的平均或单位面积的年生物收获量作为尺度来衡量林地生产力质量的等级[18,19]。这种方法只适用于经营某种植物为特定目的林地生产力质量等级划分,而不能作为所有植物的共同尺度,更不能说明林地生产力质量的本质特征[20]。

1。2林地土壤肥力质量等级划分

为反映林地生产力质量的本质特征,并作为衡量所有植物生长的共同尺度,林地土壤肥力质量等级划分的各种方法相继问世。这些方法的共同点是:对森林植被生长与土壤肥力因子之间的关系[7,21,22]进行长期观测与试验,然后进行数据处理,最后得出比较符合科学的论断。

土壤肥力的本质因子为土壤生态因子的无相态:水。肥。气。热等[23]。土壤肥力的表现因子为土壤环境因子的有相态:土壤发育母质。土壤厚度。土壤腐殖质等[23]。

土壤的无相态通过土壤的有相态作为载体而影响植物生长,为定量反映这种内在联系,通常有以下方法:层次分析法[24]。正交设计法[25,26]。多元线性回归分析[27]等。

1。3森林立地质量等级划分

不同地区具有相同林地土壤肥力质量的地段,同种林木常常生长不一样,这说明林地土壤肥力并不是影响林木生长环境因子的全部。立地条件含有林木生长所有的环境因子,包括大气候。小气候。微气候。地形地势。土壤条件等。

立地因子是一种有形的外在表相,不能直接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只能通过影响生态因子而对植物生长发育起间接作用。直接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是生态因子的无相态(人不可感觉到的形体,只能借助仪器测量),包括气候生态因子(光。热。水。气)和土壤生态因子(土壤肥力。土壤胶体),但是这种无相态只能通过有相态(即立地因子,人可以感觉到的形体,包括地理位置。地貌。土壤母质。腐殖质。土厚等)存在而发挥作用,有相态的本质就是这种无相态。显而易见,没有离开立地因子而存在的生态因子,没有不含有生态因子而存在的立地因子;生态因子是立地因子的本质特征,立地因子是生态因子存在的形式。“[23]

立地因子的无相态通过立地因子的有相态作为载体而影响植物生长,与土壤的无相态通过土壤的有相态作为载体而影响植物生长具有类似的层次性。因此前述的林地土壤肥力质量等级划分方法都可以运用于立地质量等级划分,只不过是立地因子范围更广,层次结构更复杂[23]。

1。4林地经营条件质量等级划分

林地生产力。林地土壤肥力和森林立地质量都属于林地的自然属性范畴,林地经营条件则属于林地的社会经济属性范畴。林地经营条件为人们在林地内从事生产经济活动时需要的基本设施及环境条件,包括水电供给设施。道路通达条件和相隔居民区距离等。林地经营条件质量等级属于模糊集合,可运用模糊数学[28]求解。1。5林地市场区位质量等级划分

林地的市场区位质量等级也属于林地的社会经济属性范畴。林地的市场区位质量,系指林地区域内市场发育的程度。依据廖什(A。Losch)的市场区位理论[29]和湖北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省级区划专题研究[30],我们认为,划分林地的市场区位质量等级,应当考虑的主要因素有社会因素。经济因素与行政因素。林地市场区位质量等级划分方法主要有模糊聚类评判法[31]。土地级别类比法[32]和专家评判法等[33]。

1。6林地综合质量等级划分

林地综合质量包括至少4个层面的林地质量综合,即林地的市场区位质量。经营条件质量。林地的自然属性质量与生态区位等级等[34,12,10]。其中林地的自然属性质量,最好以林地的立地质量作代表。

因此,林地综合质量等级划分,必须在林地市场区位质量等级划分。林地经营条件质量等级划分和森林立地质量等级划分的基础上进行。划分林地综合质量等级的主要方法为模糊数学[34]。

1。7林地地价质量等级划分

林地地价是一个交换价值范畴,它反映了可交易的货币数量关系[32]。因交易目的不同,林地地价可分为所有权价值,使用权价值和其他权利价值。按形成方式可分为市场交易价值与评估价值。通常林地地价质量等级划分中的林地地价,系指林地所有权价值的评估价值[32]。

划分林地地价质量等级的主要方法为模糊数学,一般将林地的基准地价[32]作为模糊综合评价指标。

2林地质量等级划分研究展望

随着森林对全球气候变暖与环境恶化缓解作用的日益明显,人们对森林与人类的关系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林地质量分级的研究展现了如下三大趋势。

2。1林地质量价值观突变

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人们不仅需要丰富多彩的物质文明生活,而且更需要高品位的精神文明生活。当代的林地质量价值观不仅与林地的物质产品有关,而且与林地能否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有关。林地的旅游观光价值[35,36]。生物多样性价值[37]等森林生态文明[38,39]价值观的不断发掘,极大地开拓了人们的视野,势必开创林地质量价值观的新纪元。

2。2林地质量调查划分单位进一步多元化

传统林地调查划分最小单位是小班,最大的小班面积不得超过20hm2[40]。这种以林地的物质产品经营为目的而定义的小班显然不能作为以生物多样性价值。旅游观光价值等为目的林地质量划分的最小单位。因此,林地保护利用区划中有了主体功能区。功能分区等高级林地划分单位[10]。显而易见,能满足森林生态文明价值观要求的林地质量调查划分最小单位――各类林地功能小班“,如果加以恰当定义,可能刷新或替代传统的林地小班定义。

2。3林地质量评价向高技术方向发展

林地质量价值观方向的突变决定了林地质量评价高技术的发展方向。由于现代林地经营多目标性的不断发展,林地质量评价的内容也越来越复杂化,传统的林地质量划分方法。手段和技术难以满足这种要求。没有任何一种方法可以作为林地各类质量划分的统一方法。通常情况下,作为多目标经营的林地质量划分是采用多方法的组合。例如,在运用模糊数学划分中国林地综合质量等级中就多次将层次分析法与多重复合蕴涵模糊数学方法进行组合运用[34]。在大量获取林地质量划分数据方面,近年来有用遥感数据替代森林连续清查数据的倾向[6]。

3小结

(1)林地质量至少有7个不同层次。不同地块的林地质量只能在同一层次与同一标准内才可能进行比较。此外,使用不同标准划分的林地质量等级之间亦无法进行比较。

(2)林地质量等级划分是林业的基础性工作,作为动态数字林业中不可缺少的基础环节,其成果可广泛应用于林业规划。设计。调查。监测。环境评价。科研与林业资产评估等多个领域。

(3)以区域为单位,将林地质量等级划分落实到地块,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划分时可借用森林连续清查成果资料和森林二类调查成果资料。

林地质量等级划分概述

上一篇:未经分离富集―ICP―MS测定地质样品中微量金探究【1851字】
下一篇:某地区耕地质量评价的相關研究【1884字】

青枯菌病害的研究进展【4545字】

铅酸蓄电池工业清洁生产简述【2800字】

重新认识自然,迎接新的...

起重机械作业人员职业适...

试论政治因素及政府政策...

论协同教學”的課堂模式...

虚拟现实及其演变发展【1494字】

麦秸秆还田和沼液灌溉对...

LiMn1-xFexPO4正极材料合成及充放电性能研究

张洁小说《无字》中的女性意识

ASP.net+sqlserver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7972字】

网络语言“XX体”研究

新課改下小學语文洧效阅...

安康汉江网讯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