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质对煤粒内部挥发分的析出起阻碍作用,矿物质是灰分的主要来源。一部分煤中的矿物质是在成煤的过程中形成的,它比较均匀的分布在煤的可燃质中,不易通过洗煤清除,另一部分是在运输、开采过程中混进来的矿物质杂质,可以通过洗煤来清除,在煤的燃烧过程中矿物质的存在还会阻碍氧气向内层扩散,影响煤粒的燃烬[4]。
1。4 国标测挥发分的不足之处
根据国标GB/T212-2008中规定,试验用煤在炉温升920℃时放入,并要在3分钟内恢复到(900±10)℃。(900±10)℃为最终加热温度,在到达此温度时,保持1min 或几分钟。但是温度变化和时间长短对挥发分都有很大的影响,尽管基本上都达到了热解终了,但挥发分产率并不一样。国标测挥发分严格把控了温度和时间,剔除了很大的不稳定因素,应该称为理想状态下挥发分,而连焦炉炼焦本就是一个动态并且缓慢的过程,所以实际应用中挥发分会产率与传统测挥发分的结果有所偏差。
由于煤是地壳运动的产物,远在3亿多年前的古生代和1亿多年前的中生代以及几千万年前的新生代时期,大量植物残骸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地球化学、物理化学作用后转变成煤,从植物死亡、堆积、埋藏转变,长期与空气隔绝,并在高温高压下,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等因素,形成的黑色可然化石成煤经过了一系列的演变过程[5]。即便是同一个地区,煤自身也是不均匀的,甚至有可能是两种煤或三种煤的混合,根据国标GB/T212-2008规定,样本容量为(1±0。01g)(称准至0。0002g)。取样过少则代表性不足,并且受外界干扰表征过于明显,进一步影响挥发分的测定。
1。5煤的性质指标
已有的煤的性质指标包括:煤的水分、灰分、挥发分、硫分、粘结指数G值、基氏流动度、煤岩分析等等。用来评估煤的变质程度,粘结性,是否为混煤以及预估结焦性能等。
1。5。1煤的工业分析文献综述
工业分析也叫技术分析或实用分析,内容包括煤中的水分(M)、灰分(A)、和挥发分 (V)的测定及固定碳(FC)的计算[6]。
煤的工业分析是了解煤质特性的主要基础指标也是评价煤质的基本依据,根据工业分析的各项测定结果可以初步判断原料煤的性质、种类与各种煤的加工利用效果还有其工业用途。煤的水分和灰分的高低可以近似地反映出煤中的无机质的含量,并可以直接影响到煤的质量。如水分和灰分高的煤,它的有机质含量就相对来说较少,因而发热量降低,减小了炼焦经济价值,根据煤的挥发分数值和焦渣特征可以初步确定煤的煤化程度和粘结性指标,对于炼焦煤还应着重了解其粘结性和结焦性。一般泥炭的挥发分可高达70%,褐煤挥发分为40%-60%,烟煤挥发分为10%-50%,无烟煤挥发分小于10%,所以在评价煤质的过程中,一般先进行工业分析,以概略地了解煤质基本状况和其工业用途,并为进一步深入地研究煤质或为进行其他试验项目提供基础依据[7]。
灰分是惰性物质,灰分高的煤则其粘结性降低,所制备的焦炭强度就低,灰分的硬度比煤的硬度大,它与焦炭的基质之间有明显分界面,当半焦收缩时,在这个分界面上会产生应力集中,成为裂纹中心,灰分的颗粒越大使裂纹越宽、越深、越长,所以煤的灰分越高,制备的焦炭的强度越低[8]。
煤工业分析中仪器、设备对测定结果准确性的影响不容忽视,器皿的影响与所使用的烘箱和马弗炉的温度的影响相对小一些,但也足够引起测试结果超出允许误差的范围内,至于马弗炉炉温,一旦发现马弗炉实际温度与指示温度不符,就应进行计量检定,使企业能以准确的数据指导生产[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