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马斯洛的心理需要理论
马斯洛的心理需要理论认为人的需求是有层次的。他认为人们的需求层次是从生理需要到自我实现需要逐层递进的,从低到高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这七个层次。其中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和尊重需要是低层次的需求,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是高层次的需求。当人们满足了低层次的需求必然会向高层次的需求前进。学生学习新知满足的是学生的认知需求,问题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了寻求新知的动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在满足自我实现的道路上更进一步[2]。
2。2 问题教学法的教育学依据
(1) 构建主义理论
构建主义理论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即是学生主动探索知识、主动发现知识以及对知识含义的的主动构建。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改变了以往教师直接向学生讲解、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构建主义教育理论认为新的教学模式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指导的教学过程,不仅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而且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认知能力。以学生为中心,重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教师为引导,重在教师的教授方法,教师是学生构建自己认知结构的引导者,方向标,而不只是知识的灌输着,学生是构建知识体系的主动构建者,而不是被动地接收知识,认知机构的构建还得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只能对其提供帮助,而不能代替学生去完成构建。运用问题教学法,教师通过合理设问引导学生学习,学生大胆提问自主学习,构建学生自己的学习观和认知结构[3]。
(2)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文献综述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实质是一个发现过程。它是学生把事物联系起来,在头脑中组织并赋予他们新的意义。学习的过程包含三个部分,即是新知识的获得、旧知识的改造以及检测知识是否正确,者三个过程几乎是同步进行的。新知识的获得是学生主动的认知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积极主动的探索者、发现者,教师作为知识的前行者,需为学生创设探究发现知识的环境,而不仅是向学生灌输已有的知识,要让学生在探索学习知识过程中思考知识获得的前因后果,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让教学过程真正成为一个发现过程、探索过程。
问题教学法便是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求新知,重在学生自己的探究过程,而不是教师的教育结果[4]。
3 问题教学法与物理课程标准
物理学是人类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物理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物理学的快速发展以及相关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物理基础教育越发重要。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新时代下的物理教育课程应体现物理学的本质,反映物理学对社会的发展的影响;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应发挥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