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1
1.1 时域和频域 OCT介绍及对比 . 2
1.2 OCT特点 4
1.3 频域OCT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应用 . 5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 . 6
2 信号分析. 6
2.1 分辨率分析 6
2.1.1 纵向分辨率. 6
2.1.2 横向分辨率. 7
2.2 信噪比SNR分析. 7
2.2.1 信号分析. 8
2.2.2 噪声来源. 9
2.2.3 信噪比 10
2.3 散斑分析 . 11
2.3.1 散斑特性 11
2.3.2 散斑来源 11
2.3.3分类 14
2.3.4 减小散斑的方法 15
3 实验系统搭建与研究 18
3.1 实验仪器 18
3.1.1 光源 18
3.1.2 干涉仪组成 19
3.2 实验成像结果及分析 22
3.2.1 系统实际纵向分辨率分析 22
3.2.2 系统实际横向分辨率分析 24
3.2.3 成像实验结果 26
结 论. 31
致 谢. 32
参考文献:. 33
1 引言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的出现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是基于光学相干域反射测量技术。利用外差干涉探测技术,测量组织的后向散射相位延迟和光强,来得到样品横截面信息[1]。 由于生物组织内部的不均匀,光束在组织中传播时会发生吸收和散射。大部分入射光会发生散射,一部分散射光束与法线方向夹角很小,在此范围内传播的光束,还是保留了入射光的大部分特性,也即保留了相干性,这些光束被称为蛇形光。另一部分发生散射的光束夹角较大,几乎失去了入射光所有的特性,这些光束被称为漫反射光。小部分入射光进入样品后,是没有发生散射的,保留了入射光的所有特性,这些光束被称为弹道光,不过,非散射光束数量随着入射深度的增加,呈指数减少,且其传播距离只有蛇形光的 1/10。光束经过生物组织的后向散射光也就由与这三部分对应的成分组成:蛇行光后向散射后成为多次后向散射光,弹道光后向散射后成为单次后向散射光,漫散射光后向散射后成为后向漫散射光。 OCT利用低相干门将杂光过滤,只留下具有相干性的单次后向散射光,从而得到生物样品信息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