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能装药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爆炸成型弹丸才被发现,公认的最早发现者是德国科学家R.W.Wood[3],他在1936年使用空穴处衬有金属药型罩的雷管做实验时发现,炸药起爆后能形成速度很高的小弹丸,并且弹丸能飞行很长距离而不断裂,这应该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爆炸成型弹丸。X光拍照技术的使用加快了EFP的研究速度,1947年,德国科学家Simon[4]创造性的使用此技术研究了锥形及半球形药型罩的压溃翻转过程,他考虑了药型罩药形状、壁厚等因素,最后得出了B炸药和紫铜是最佳装药材料的结论。Misznay和Scharidin在研究等壁厚、等曲率的药型罩过程中提出了Misznay-Scharidin装药技术[5]。1956年,美国陆军弹道研究所的Krolunan对Misznay-Schardin技术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变壁厚、等曲率的药型罩结构。1973年,Karpp[6]最先使用计算机仿真技术编写了二文拉氏程序并成功的仿真了弹道圆盘在炸药爆轰下的变形过程。两年后,Hermann、Randers和Berus使用流体动力编码分析并成功模拟了双曲线型药型罩形成致密的球体弹丸的过程。1980年,围裙式EFP研制成功。随后的几年,为了进一步提高聚能战斗部的性能,Carleone和Johnson等人设计出了杆状EFP,Bender和Singer等人设计出了带尾翼的杆状EFP。1998年,Berner和Rondot等人从气动性能和侵彻能力方面出发,通过研究得出尖拱头部、大长径比等爆炸成型弹丸性能较好[7-8]。EFP弹丸如果在飞行过程中可以自旋,可以提高飞行的稳定性和打击的精度,2001年,William[9]设计了一种尾翼褶皱且带攻角的爆炸成型弹丸,并通过试验证明了设计的可行性。19241
2 爆炸成型弹丸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EFP研究开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由于早期缺乏技术资料,这一时期以产品设计为主,并做了大量了实验,积累了一定量的实验数据。八十年代以后,和国外的技术交流增多,国外的一些资料在国内可以查阅,在学习国外理论技术的基础上,国内有关EFP的研究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叶本治[10]使用低碳钢设计了一种中心厚边缘薄的变壁厚药型罩,试验得到的EFP弹丸(初速约2100m/s、质量约800g)的初速、飞行稳定性、成形性等都优于等壁厚药型罩。1993年,刘文翰[11-12]总结前人有关EFP结构设计理论和实验,第一次提出了EFP结构设计的准侧,并给出了几种药型罩结构的参考值。慈本溪[13]在这一时期也在研究EFP的优化设计,通过研究发现药型罩材料、起爆点设置、炸药参数对爆炸成型弹丸影响较大。1995年,陶钢[14]通过理论研究,自己编写了EFP速度和质量分布程序,并通过结果对弹丸形状做出合理的预测,而且实验验证了程序的正确性。通过他的实验和计算得出了单一药型罩难以获得理想的爆炸成型弹丸,经过合理设计的组合结构药型罩能得到性能良好的弹丸。1999年,贾光辉[15]在做EFP仿真实验时发现,如果在药型罩中心开孔可以提高EFP侵彻性能,并通过研究阐述了其中的机理,得到最佳开孔直径为14%装药直径。曹兵[16]研究了起爆偏移量与EFP头部偏移量、横向剩余速度的关系,发现起爆偏心量大于1mm对EFP成形形态的影响较大。安二峰[17]主要研究了锥角对EFP成型的影响,一种小锥角和大锥角结合的药型罩,侵彻深度在同等实验条件下提高约50%。EFP速度的计算一直是工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周翔[18-19]运用能量守恒定理推导出一种简单的计算方法,误差满足工程要求。顾文斌[20]通过试验定量测定了药性罩壁厚与侵彻深度、EFP速度之间关系。
EFP的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因为涉及药型罩、炸药材料,装药结构中的很多因素。伴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特别是高性能计算机的应用,数值仿真已经成为主要的研究手段。EFP的研究方向在不断地扩展,传统的结构有很大的局限性,为了满足多种战斗部的要求,EFP的装药种类也在不断扩充,出现了K 装药、W 装药、多功能装药、分离式装药、C装药、多模式装药等技术[70]。
- 上一篇:接入管理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下一篇:双层药型罩国内外研究现状
-
-
-
-
-
-
-
洪泽湖常见水生经济动物资源现状的调查
浙江省嘉兴市典型蔬菜基...
油画创作《舞台》色彩浅析
数据采集技术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msp430g2553单片机高精度差分GPS技术研究
慕课时代下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浅议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策划意识
糖基化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功能的影响
松节油香精微胶囊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高校计算机辅助教学英文文献和中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