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TPACK框架提出之后,国外的研究者在不断地补充、更改和创新TPACK的框架。我国随着教育信息化改革,也开始越来越重视教师TPACK水平的发展。为了更好进行本研究,并找到新的研究方向,下面对国内外已有的TPACK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
1TPACK的概念
教师教育最初关注的是教师专业知识的掌握和教师教学素养。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成为科学教育研究者关注的重要议题。早在1986年Shulman首先提出了PCK。PCK是教师“把专业学科知识与一般教学法知识的综合融合起来,去理解特定主题的教学是如何组织、呈现以适应不同兴趣和能力学生的知识”。根据PCK的概念理解,PCK中各学科的专业知识必定与具体的学科特征相结合。TPACK就是在PCK的基础上融合技术知识提升之后提出来的,它包含PCK所有的特性,因此PCK就是TPACK各个方面深入学科的根基。 87952
TPACK包含的核心元素 有:学科内容知识(CK)、教学法知识(PK)、技术知识(TK),以及四个核心元素相互交织形成的复合元素:学科教学法知识(PCK)、整合技术的学科内容知识(TCK)、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TPK)、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如图1-1 所示。
图1-1 TPACK框架图
2 TPACK的国外研究现状
自TPACK的知识框架提出至今,国外关于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方面:
(1) TPACK的理论框架的内涵解读与扩充
在研究者提出和扩充的影响较大的TPACK的模型框架有:科勒(Koehler)和米沙拉(Mishra)的TPACK框架、考克斯(Cox)的TPACK知识框架、万松(Wassong)和比勒(Biehle)的CKT-TPACK框架、尼斯(Niess)的TPACK框架等。论文网
2005年,美国学者玛格雷特·尼斯将信息技术整合到Grossman的教师知识中形成了TPACK的四个核心要素:(1)在整合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对于具体学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教学理念;(2)在整合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中,不同内容知识的不同呈现方式和多样化的教学策略;(3)特定的学科中,在技术支持下的学生理解、思路和易错点;(4)在技术支持下对于课程的理解程度。尼斯提出的TPACK框架中的核心要素的范围包括了教学理念和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学习和课程所需的相关知识。此框架将技术渗透到教育的三大领域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2006年科勒(Koehler)和米沙拉(Mishra)对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的框架(图1-1)作了详细的说明。提出TPACK的框架之后,科勒和米沙拉又陆续进行了对知识框架内相关概念的修改和说明。考克斯指出科勒与米沙拉提出的TPACK的概念界定不清晰,提出了更精致化的TPACK框架。考克斯提出的TPACK框架最突出的是与技术相关的复合知识TCK、TPK、TPACK之间具有滑动性。
随后鲍尔和希尔等人提出的“教学需要的学科知识(CKT)”框架模型引起了一定的关注。德国学者万松和比勒综合了鲍尔、希尔的CKT框架和科勒、米沙拉的TPACK框架的优点提出了CKT-TPACK框架。此框架的优势在于整合了鲍尔、希尔的CKT框架和科勒、米沙拉的TPACK框架的长处,并对CK和PCK做出精细的分类和说明,又对复合知识进行更明确的区分。
(2) TPACK的评价测量研究
通过研究分析已有的文献研究发现对教师TPACK测量方法的开发一直是教师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整理有关TPACK测量的文献,在TPACK研究中常用的测量方法有:量表自我报告、访谈和课堂观察。从研究的数量和本质可分为: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