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频器最早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目的是增加雷达的作用距离,但介于当时半导体技术和集成电路研究的不足,混频器没能得到很好的发展。上世纪六十年代,混频器的研究伴随着二极管的产生得到迅速的发展。1994年,6-18GHz的超宽带镜像抑制混频器被研制出来,无源元件采用平面小型化结构。1998年Shau-Gang Mao等人利用过渡巴伦结构,导出等效电路模型,变频损耗只有不到10dB,本振工作频带为10GHz-35GHz,中频工作频带为0。1-5GHz。2000年国外研制成功了频率达到350GHz的SIS对极鳍线混频器。2009年Young-Gon等人运用超宽带巴伦结构设计了超宽带双平衡混频器。94723
国内混频器技术研究发展相对较晚。电子科技大学谢晋雄研究制作了两种W波段宽带混频器。2001年胡建凯等人研制了单端混频器和单平衡混频器,变频损耗分别小于10dB和9dB。2008年李侃研究设计了“W波段宽带混频器”,工作频率在75-105GHz,变频损耗小于9dB。2011年,Fan Fan He等人研制了工作在X波段的单平衡混频器。国内相关方面的研究起步晚,水平较低,混频器又是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模块,在这方面有必要做更深入的研究。 [3]
参考文献
[1] 王蕴仪。微波器件与电路[M],江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
[2] 张秉一,刘重光。微波混频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4。
[3] 雷振亚。射频/微波电路导论[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4] 武国机。微波器与电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5。
[5] 栾秀珍,等。微波技术[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9。
[6] 蒋石磊,微波毫米波混频器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7] 赵建勋,陆曼如,邓军。射频电路基础[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8] 刘建清。从零开始学模拟电子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9] 黄玉兰。ADS射频电路设计基础与典型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10] 白锐。三毫米波宽带谐波混频器[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1] 朱祖武,曹卫平。微带无源单平衡下变频混频器的研究与设计[J],2008。
[12] 曾兴雯,刘乃安,陈健。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13] 黄智伟。混频器设计与制作[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14] 江关辉。Ka频段GaAs单片平衡混频器[M],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