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底排弹的主要研究内容从国内外普遍重视底排技术研究起,至今起码已有20多年了。前人从理论、实验及工程应用三个方面,对底排技术及底排装置进行了较为广泛和深入的研究。从相关文献可以看出,底排弹研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64273

a) 底排内弹道研究

在底排技术发展的初期,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底排的气动力特性上。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渐认识到要减小底排弹的散布,必须对底排燃烧机理进行深入研究,找出控制底排工作一致性的有效技术途径。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开展了广泛的底排内弹道研究,各国的专家学者从各种不同角度,采用理论和实验等技术手段围绕点火延迟、燃烧过程、旋转、药剂组分、点火具、底排内弹道模型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许多技术成果。所谓点火延迟,即当弹丸出膛口时,随着环境条件(压力、温度)突降,燃烧势必经历失稳—熄灭—再次复燃的强非稳态过程。在此现象的研究中,主要研究了点火延迟时间的测定方法以及点火延迟与药柱外形尺寸等因素的关系,同时还研究了取消点火具的可能性。国内外先后从地面试验到实弹射击都进行了这方面的实验研究工作[2]。

b) 底排气动力研究

底排气动力研究的核心问题就是底排条件下底阻的计算和底排减阻机理的研究。对于底排减阻问题,也是从实验和理论两方面展开的。在实验研究中,主要是利用射击试验和风洞试验进行的,根据试验结果,得出经验半经验公式。理论方面,开展了底排空气动力学物理模型、数学模型及计算方法的研究。一方面,根据物理模型建立较全面的微分方程组,再对这些微分方程组进行近似假设,求得近似的解析表达式,利用这些解析公式计算弹道。另一方面,根据物理模型建立较全面的微分方程组,再对这些微分方程组进行数值解。随着计算流体力学和计算技术的发展,流场数值预测技术开始应用于底排绕流的研究中,各国学者采用边界层Navier-Stokes 方程,全流场 Navier-Stokes 方程及分区模型,对底排尾部紊流流场进行数值计算,分析底排减阻机理和影响底排减阻的因素,为底排装置的参数选择提供依据[3、4]。

c)底排外弹道研究

底排弹外弹道模型与外弹道计算是底排弹研制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在底排弹外弹道计算中,使用的外弹道模型基本有三种:质点弹道模型、修正质点弹道模型和六自由度弹道模型。质点弹道模型认为底排弹是质量和几何外形轴对称的物体,飞行过程中章动角(攻角)始终为零,可以把底排弹作为质点处理,作用在弹丸上的力都集中在质心。修正质点弹道模型在质点弹道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章动角引起的诱导阻力、升力和马格努斯力,而且章动和转速的计算可单独进行。六自由度弹道模型把底排弹作为刚体处理,可把底排弹的一般运动分解为质心的平动和绕质心的转动,构成六自由度运动。

d)底排增程率与密集度研究

底排弹的增程率与密集度水平综合反映了增程弹的整体性能,是底排弹技术研究的根本目标。为了提高增程率和减小散布,在底排内弹道、气动力和外弹道领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使底排弹性能不断提高。在目前,国内外大口径火炮上装备的底排弹增程率一般都在20%~30%左右。制约底排弹整体性能的一个严重问题,是相比普通弹丸1/280~1/300的距离散布明显偏大。国内目前定型装备的底排弹,散布一般为1/180~1/220左右,最好不超过1/240,国外报道的最好情况也不过1/250。在这方面,国内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希望有所突破,但至今为止仍然没有达到普通弹丸的散布水平[5]。

上一篇:气动力-外弹道耦合计算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下一篇:再生式液体炮点火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国内外对高强高弹性铜合金研究现状

Cu-Ti系高强高弹性合金组织性能研究

弹丸受扰动时动态稳定性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空气弹簧国内外发展研究现状

气动参数辨识的研究现状

弹丸姿态测量的研究现状

制导炮弹控制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7972字】

安康汉江网讯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

网络语言“XX体”研究

新課改下小學语文洧效阅...

LiMn1-xFexPO4正极材料合成及充放电性能研究

麦秸秆还田和沼液灌溉对...

ASP.net+sqlserver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张洁小说《无字》中的女性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