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微波遥感的发展已有40多年,最早用于测量外部空间的辐射源的电磁能量,由地面天线向上指向不同方向,进行射电天文和大气观测,到五十年代末,开始有地面遥感。1958年,德克萨斯州大学Straiton研究组研制了4。3mm辐射计,对地面的水、树林、草和沥青等的辐射量进行了测量观察[1]。1962年,水手2号(Mariner 2)飞船上的传感器搭载了双通道微波辐射计,工作波长分别为1。35cm和1。9cm,采用了机械扫描抛物面天线,向人类提供了金星的精细观察资料[2]。1968年,前苏联发射了宇宙243号卫星(Comsmos 243),配置有4个微波辐射计,分别工作在3。5、8。8、22。2、37GHz,天线采用天底探视喇叭,对大气的水蒸气含量和液态水分布进行测量[3]。1972年,美国发射了雨云5号(Nimbus 5),该卫星搭载了电扫描微波辐射计(ESMR)系统,工作在19。3GHz,对地球表面的海冰密集度,冰分类,雪盖等进行了测量[4]。1974年,前苏联发射了流星号(Meteor),它是工作在37GHz的微波辐射计,采用双极化,偏离天底方向35°的天线,实现对大气液态水含量的测量[5]。1978年,美国发射了海洋卫星1号(Seasat 1),它搭载了多通道微波辐射计系统(SMMR),对地球表面的海洋风速,海洋温度,海冰密集度,土壤湿度等进行测量[6]。73512
而我国的微波遥感的发展有30余年。2002年,我国发射了神舟4号,搭载了多模态微波遥感系统,获得有效的在轨探测数据。此后,我国又启动了风云3号、海洋2号、探月工程等轨道飞行任务,各卫星均搭载有微波遥感器。2006年,我国又成功发射了中国遥感卫星1号,实现星载微波遥感的全模态航天飞行,采用了各种主被动探测手段 [7]。在观测物体微波辐射特性的研究方面,早在1999年,华中理工大学张惕远等人根据大量的地物原始的数据,开发了常见的面目标的微波辐射特性的数据库[8],为从事微波遥感方面的工作人员提高了宝贵的资源。2005年,南京理工大学张光锋等人在8mm波段面目标辐射特性的研究基础上,用3mm波段同步检波狄克辐射计,选择喇叭天线和卡塞格伦天线等,对常见的面目标进行了大量的测量实验,设计了面目标的微波辐射特性的数据库[9]。2013年,华中科技大学陶佳用3mm辐射计对常见目标进行了辐射特性的测量和成像实验,并对人体隐匿物品进行了探测[10]。论文网
军用方面,对金属目标的探测,如坦克、飞机目标的探测,在导弹制导时,目标探测的准确性与实时性要求更高。2004年,北京理工大学张彦梅等人通过合理设计辐射计参数并进行一定的信号处理,利用近程的反坦克导弹实现坦克顶甲的精密探测,作者利用8mm波段辐射计的输出信号特征量和目标形体尺寸两方面信息,进行真假目标的识别[11]。2015年,西北工业大学冯建利等人提出采用假设检验的方法,得到目标的背景的统计分布,以及将目标信号的复杂度作为特征量的装甲目标辐射特性的统计方法,为毫米波被动探测系统进行探测地物和识别装甲目标等任务提供了重要依据[12]。2008年,西安机电信息研究所赵裔昌等人基于面元法,提出了立体目标的毫米波辐射探测的方法,作者在以往平面目标或者简单立体目标的基础加以改进,建立了金属立体目标模型,背景目标的统计模型和弹道交会运动模型[13]。
在对目标探测成像后进行适当图像处理,有助于在复杂环境下识别目标。2006年,南京理工大学钱嵩松等人主要对金属目标的探测识别进行了研究,对常见物体和背景的辐射特性进行了测量与分析,也研究了成像图像的图像处理技术,对成像采用了超分辨率处理[41]。2006年,西安交通大学袁龙等人根据金属目标在毫米波段呈现的辐射特性,利用毫米波辐射计成像对金属目标进行了探测,对于成像图像再用区域标记算法进行标记,分析标记区域的面积以去掉干扰,检测出金属目标[42]。2012年,南京理工大学秦文杰对毫米波辐射成像图像进行图像处理,主要有图像的去噪、复原、插值重建和特征提取等等,并进行了仿真分析[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