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对科学探究的研究比较早,早在18世纪,法国教育学家卢梭就提出“人与生俱来就要探究的欲望”的观点,为探究式教学思想的发展奠定基础。19世纪,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将探讨发现的教学原则编写入《写给德国教师的教学法指南》,英国教育学家阿姆斯特朗也提出把科学探究方法引入科学教学[2]。在20世纪涌现出很多教育学家、心理学家,他们的研究为探究式教学的发展做出极大的贡献,其中以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最为突出。76712
1914年一批学者在美国发起的“中国科学社”和创办《科学》杂志,由此我国的科学教育思潮正式开始。期间开展了一系列科学教育运动,在学校进行科学教育,教师依照科学原理和方法教学,使学生养成科学技能和科学态度。
我国对探究式教学的研究虽然比较晚,但是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关于探究式教学的思想。在这一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反三”的重要教育思想。另一位儒家学派的代表孟子说:“我虽不敏,请尝试之”,是我国提出“自主尝试探究”思想的第一人。近代蔡元培、陶行知等也在此基础上提出自主尝试探究教学。
1999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进一步突出强调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3]。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将“倡导探究性学习”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点[4]。论文网
目前高中教学中探究能力的培养方式主要是课堂的探究教学和探究实验。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得到提高,动手能力也有加强。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往往会有一些误区,教师在课堂上可能为了探究而探究,对于没有必要研究的题目过多探讨会削弱学生对探究活动的兴趣。探究实验更多的也是教师设计好实验方案,提前做好实验准备,学生的探究能力并不能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 康家美。 利用分析与综合的方法探讨物体密度的测定[J]。 中学物理, 2014, 32(11):96-96。
[2] 美国科学促进协会,科学素养的基准[M]。 科学普及出版社,2001:5-9。
[3] 项坚。 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教师认知和学生学习现状调査研究[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08:10-12。
[4] 钟启泉, 崔允漷, 张华。 研究性学习:价值与反思——解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J]。 教师之友, 2002(3):26-29。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R]。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6] 郭雪玲, 王洁华。 浅析薄弱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现状及改革措施[J]。 中学生物学, 2008, 24(6):6-8。
[7] 姚蕾。 高中生化学学习中科学探究能力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4:22-54。
[8]刘东方,王磊。 科学探究能力的构成要素——基于国外科学课程文件的分析[J]。 化学教育,2012,(9):44-49。
[9] 高登营。 影响探究能力的内部因素及其验证[D]。山东师范大学,2005:23-30。
[10] 林巧銮。 探索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3,(2):121-122。
[11] 张婉佳,王祖浩。 关于中学化学探究教学的探究[J]。江西教育科研,2006,12: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