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范围内,都没有国家在电子产品的逆向物流行业有过长时间的探索,也就没有太多的研究硕果。向盛斌(2001)是国内学者中几乎最先对逆向物流展开研究的人,他多次向国内学术界阐述了逆向物流这个概念,同时还将不同类型的退货做了划分;关于管理逆向物流这一方面,他认为逆向物流的恢复链有必要建立。刘春平(2009)着重于强调逆向物流的职能和内涵。周垂日、许传永(2005)两人建立了与回收成本相关的能有效指导企业分析其管理逆向物流方式经济性的效益模型。同时,还有很多的国内学者也有许多介绍、研究逆向物流的文献。 81272
而外国的相关领域中,逆向物流的执行委员会David Hughes(2003)有过颇多的贡献。他在实地采访和以问卷形式访问了超过300个来自不同公司的物流主管后结合得到的公司的实际数据与意见对逆向物流行业许多的方面做了整体性的概括并提出了具有实际操作性的建议。较国内的研究,这些外国学者的研究有着更多的实践基础和其与企业间更加强健的信任关系,所以更具实际操作性和针对性。可概括之为三个方面,概述如下。
1、 研究现状的定性分析
通常,不仅是生产商、供应商和零售商可以做逆向物流的承接方,具有专业性的第三方物流提供商也可以。李亚杰(2006)在研究中将上述的除供应商之外的三方做逆向物流执行者时对应各异的销售方式的子模型做了对比和分析,发现产品的回流率超过一定范围后便可有映衬突显出第三方物流提供商的专业性和提高生产商的收益的作用。排除销售方式的异同后,也分别做了这三方作为逆向物流执行者的研究,得到的结论虽然还处于初步阶段,但已有了指导性。李敏(2010)在有生产商眼神责任的基础上研究了由生产商、生产联合体以及第三方来执行回收步骤对应的五种销售方式各异的模型并保留模型原型以做出不同模式下的损益比较。李敏的观点是:由于生产商眼神责任制具有约束性,在回收产品时,如今的回收模式已与以往的模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EPR存在时,逆向物流的回收模式大致上可分为生产商、生产商联合体或是第三方回收三类。结合实证分析法和数学模型研究了EPR存在的情况下不同的逆向物流回收模式中的生产商利润以及最佳零售价。公司为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主营业务中并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应着重取舍回收工作的执行与否。 论文网
2、 研究现状的定量分析
众多有关逆向物流的数学模型纷繁复杂,实际操作中,主要存在着库存管理、物流网络设计、生产的设计与控制着几个需要仔细决定的问题。
(1) 逆向物流网络设计
占更多比例的研究人员在传统的仓库定位模型基础上构造了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LP)模型以用于研究。该模型求解的目的是控制成本在最低范围,其中在供需平衡条件下设旌容量、变量有大于零或必须为整的要求,研究人员惯以启发式算法来计算并设计这样复杂的物流网络。Nagurney。Anna(2005)是以地毯式回收为基准构造了选址定位模型,对欧美等国在实际操作中的案例做了试算研究,得证该模型属于可运行模型,并利用启发式算法结合自行构建的二级定位模型通过对沙的回收进行分析来计算区域仓库及处理工厂的最佳安置地点。张华歆针对其给出的四类具有代表性的物流网络中的其中一个网络结构构造了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企业为了优化零部件在内外部的替换、回收流程以维持优良的服务水平、最低的总成本会对其库存进行管理活动。
虽然外国的研究人员从多年前便研究起了物流库存,但这些研究工作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都还处在浅表层面。Fleischmann(1997)构建的模型中,企业必须对回收速度既定的回收品的利用与否做出取舍,因为并非所有的回收品都能被循环利用。达庆利和黄祖庆在顾客有权退货基础上构建出的库存控制模型是可能存在退货情况的,但回收再次利用这些处理过的退回的货品依然可维持之前的价格。以上述情况为基准,构建了最优订购模型及其求解法并结合具体实际数据对销售商的收益期望、最有订购量受库存成本、退货率、缺货损失的影响程度做出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