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流变阻尼技术发展现状在1948年,美国学者JacobRabinow发明了磁流变液[1](Magneto-rheologicalFluid)。当时磁流变液的铁磁性颗粒较大、稳定性差,易发生沉积现象,且磁流变液装置的磁路设计繁杂,所以当时很多人研究电流变液,而磁流变技术的发展缓慢。20世纪80年代后,告诉发展的科技水平推动了新材料的涌现,磁流变液制作方法走向成熟,稳定性差的问题有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对磁流变液的研究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83379
其中,美国的Lord公司对磁流变阻尼技术的研究起步早,发展迅速,并且硕果累累。而我国在这方面与美国相比相形见绌。
在国外,以美国的Lord公司为首,马里兰大学、内华达大学等在土木工程、汽车、桥梁等方面也取得了可观的研究成果。例如,美国马里兰大学航空系,研发出充气式磁流变阻尼器,并且广泛应用于车辆制造业。1996年,美国人Carlson和Spencer研发了200kN足尺磁流变液耗能器。Jeon通过对磁流变阻尼器阻尼及力学性能研究,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反馈控制设计手段。论文网
从国内公开的文献来看,对磁流变阻尼器的研发也取得一定的成果。我国武汉理工大学的瞿伟廉、刘嘉等成功设计并制造出500kN足尺磁流变阻尼器[3];2013年,宗路航博士基于磁流变阻尼技术深入研究了车辆悬架力学模型并得到一些有价值的结论;2014年,陈忠海研发明了双出杆MRD,成功的把此阻尼器装配于隔振系统之中。1。2。2磁流变阻尼技术在船舶隔振系统中的应用现状
磁流变阻尼器在船舶隔振性能上应用较晚,国内对磁流变阻尼器的研究与应用情况如下:MRD、钢丝绳减振器[4]用作舰船抗冲元件;2004年,张新刚深入分析了基于BP神经网络PID控制算法;2007年,李维嘉,曹青松对船舶减振水平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应用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船用动力吸振器[4]的优化方法;2008年,沈志华通过分析船用减振器动力学特点,总结了船舶隔振设备稳定运行时的力学特征和隔振性能;2009年,于炜光通过对一些典型的磁流变阻尼器有限元分析,而且还发明了一种新型的磁流变阻尼器,并对其建模分析;2012年李子松研制出了一种隔振性能远高于传统基座的MR智能减振座,且利用ADSYS做了仿真分析;2014年,朱永凯[5]在新型MRD智能隔振系统中,以常规振动部件为研究对象,介绍了该系统的隔离机制,设计其在特殊工况条件连接实船方式,用于比较理论值计和隔振分析。
磁流变阻尼器发展迅速,吸引了世界各国越来越多学者的目光,作为优秀智能半主动控制装置,推动工业生产进步。虽然目前它在船舶减振上的应用未广泛普及,但是高性能、智能的特性目前已成为科研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