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远程监护系统就是发源于HOLTER系统的一套医疗系统。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时期,美国著名物理学科学家NormanJ。Holter博士就对生物信号遥测技术非常的感兴趣,并且对它进行了专门的研究。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他便开发出了遥测心电图装置,并且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成功地研制出了心电监护系统--HOLTER系统[2]。HOLTER系统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记录患者一天到三天的的心电图,从而可以对患者在正常生活,工作及活动时的心电变化加以分析,这一套系统成为检测心率失常,心肌缺血的重要而有效的诊断方法,而且,这一套系统也推动了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但是由于技术不完善,这个系统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这种心电监护不具有实时性,导致医生只能在心电监护结束后才能整理材料分析,这样就很难在病人发病时医生可以及时并且准确的诊断和救治了。不仅如此,由于技术问题,HOLTER系统只能使用小容量的存储器,而这种存储器只能存储非常少的心电数据,不能保证数据的完整性,这样就会丢失一些非常有价值的心电数据,而这些丢失的数据很容易误导医生也就降低了诊断的准确率。但是近些年,随着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远程医疗,心电远程监护系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HOLTER系统慢慢变成为了远程心电监护系统的前端装置,现在的远程心电系统将传统的HOLTER系统和移动通讯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相结合起来。并且由于心电数据的传输这一关键技术的日趋成熟,心电远程监护系统得以更好的发展。83795
心电监护系统的发展现状
1基于BP机的家庭心电监护系统
利用BP机设计的远程心电监护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一个差不多BP机大小的心电监护单元;第二部分对数据进行传输通信的通信单元。第一部分的主要功能便是对使用者的心电波动进行显示和观察,如果发现检测到的心电信号波动异常或者使用者感觉身体不舒服,这个时候使用者就可以按下记录按钮,这样就能把这段时间内的心电图给记录下来并且保存起来。第二部分便是将保存下来的心电图利用通信单元发送给医院。紧接着就是医院接受这些心电图并且进行归纳总结。但是这种方案的实用性太差,而且能够记录保存的信息非常少。
一般情况下,用BP机做的心电监护系统根据不同的发送信息装置而具有不同的功能:论文网
第一种是实时发送信息,当发现病情异常时,利用电话向医院发送信息,但是这种方式存在的意义便是病人的病情不太严重,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打电话。但显然一般情况下,这种可能性很小。
第二种是使用带有记忆功能的发送装置,当患者发现身体不舒服时,可以按下仪器上的记录按钮,这样检测到的心电图型就能被记录保存起来,然后在打电话发送到医院,但这种和第一种的缺点一样,如果病人不能正常活动,仪器便失去了它的作用。
第三种智能循环记忆发送,这种方案是为了杜绝上述两中方案的缺点而设计出来的,它是将心电监护的报警功能与自动发送结合起来,这种方案有两个好:第一是即使患者没有发现明显的不适,也可以发送信息;第二便是当患者不能正常活动时也可以发送心电信息[1]。
2基于PC机的家庭心电监护系统
这个系统是利用PC机作为平台,如图1-1所示。系统首先利用A/D装换技术将使用者的生物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后进入PC机,然后在使用各种家庭里使用的电脑心电监护软件对检测到的数据进行归纳和分析,并且进行初步的病情诊断,然后根据病情的情况提供一些简单实用的治疗建议。如果检测到的心电信号非常的危险,就会发出警告又来提醒使用者要及时的进行病情的处理并且及时的把信息传递给医院以免危险情况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