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冒肘鼓论文网
冒肘鼓是茂腔发展的第二阶段,也是“周姑子”腔的进一步发展,“周姑子”调加入二胡等弦乐器伴奏,使得唱腔更加悠长起伏。在冒肘鼓的发展中,丁氏尼姑一家为主要传播以及改造的地方戏曲表演者。丁氏尼姑外号“老满洲”,从临沂一带举家搬迁到诸城,丁氏尼姑有三个女儿,擅长“拉魂腔”,“拉魂腔”即为今天的柳琴戏,丁氏尼姑一家以唱戏为业,后称为“丁家班”。“拉魂腔”初到诸城就引起极大的反响。“拉魂腔”曲调悦耳动听,还有坤角登台,格外使人觉得耳目一新,尤其是丁氏尼姑的二女儿“二嫚”相貌出众,唱作俱佳,很快轰动了周围各县,成为当地坤伶,闻名方圆百里。当时传言有“二嫚的唱值千金,一两金子买一分[1]” 之说,可见当时红极一时。随着丁氏二嫚与诸城“本肘鼓”世家的婚姻结合。使“拉魂腔”和“本肘鼓”不断的融合逐渐合二为一。丁氏一家与二嫚夫家创造性的将“拉魂腔”中的某些音调、唱腔的特点与“本肘鼓”完美的结合。使“本肘鼓”发生了一次巨大的本质改变,从而进入了“冒肘鼓”时期。
“冒肘鼓”借鉴吸收了“拉魂腔”的唱腔特点,在乐曲的下半句的使用了尾音翻高八度演唱方法。群众称之为“打冒”或“打鸣”。“冒肘鼓”因此而得名。在此期间“冒肘鼓”通过不断的演出扩大自身的影响,使唱腔旋律更加多样、更加开阔,音域更加宽广,也开始有了拖腔,男女也开始了分腔演唱,形成了不同角色,不同特点的男女腔体系统。形成了原板、二板 、快板 、慢板、尖板、散板、快四平 、慢四平、大悠板、南锣 、娃娃腔等几种唱腔板式,从而加强了唱腔的戏剧性和表现性。在十九世纪一、二十年代,由于京剧和河北梆子等地方剧种进入山东半岛,“冒肘鼓”有了向他们学习借鉴的机会,为了自身的生存开始了冒肘鼓的飞跃式发展,“冒肘鼓”一方面保持了自己的风格特点,另一方面吸收了京剧、河北梆子等的长处,为己所用,也因为时代的发展和观众对唱腔的美的要求,“冒肘鼓”就把他们的部分伴奏乐器搬到自己的剧种中来,包括京二胡、三弦、月琴、阮、笛子、唢呐、笙、鼓、板、锣、钹、梆子、碰铃等。且在念白和唱腔方面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有了服装、道具。使得“冒肘鼓”在“手、眼、身、法、步”方面更加专业化。同时在这段时间也创作出了不少剧本,而茂腔的看家戏“四大京”“八大戏”也是在此时创作出来的。茂腔的“四大京”分别是:《东京》、《西京》、《南京》、《北京》,茂腔“八大戏”分别是:《罗衫记》、《玉杯记》、《绣鞋记》、《火龙记》、《金簪记》、《钥匙记》、《风筝记》、《丝兰记》[2]。虽然有些剧目还不够成熟,但是已经有了基本的剧情框架。此时的“冒肘鼓”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观众面前。成为山东半岛东部地区拥有深厚受众的剧种,人们对它的喜爱程度绝不亚于京剧。此时,冒肘鼓已基本成型,形成了具有自身性格的地方戏曲,同时也涌现出了一些较为有名的剧团,其中有“顺喜”“春和”“共和”等。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冒肘鼓”开始走出山东半岛,由张顺来、刘顺仙、巩顺红等人组成的“顺和班”,进入东北一带演出,以大连为基地,流动演出于长春、哈尔滨、抚顺、营口、沈阳等地,受到当地民众的热烈欢迎。“冒肘鼓”之所以能进入到东北地区,是因为当时大批胶东半岛的人民为躲避自然灾害举家迁移到东北,所以“冒肘鼓”才能进入东北,在东北地区传唱开来。这也使得“冒肘鼓”有机会接触到其他剧种优秀的特点。使得“冒肘鼓”不断汲取到新鲜的血液。在与其他剧种不断地交流过程中,充分吸收其他剧种的长处,尽量弥补自己的不足,为其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