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 论 11
参 考 文 献 12
致 谢 13
1 前言:
在传统的古筝技法中,由于八度对称弹奏模式的限制,乐曲的速度一般较慢,并以 五声音阶为主,故同样可以采用不同的指法,并可以以不同的手型、弹奏角度、触弦方法 及运指方法来弹奏。例如摇指,由于对乐曲速度及对摇指的使用都没有特殊的要求,各种 不同的摇指基本都可以相互代替使用,从而使本来很重要的生理运动方法问题就似乎不大 重要了。因此,在弹奏时,人们通常依据各自的习惯进行弹奏,并各自以自己的弹奏习惯 为准则进行教学,不注重弹奏方法的研究。赵曼琴老师创立的“快速指序技法体系”打破 了传统的演奏方法,利用弹奏解剖学来对古筝技法进行探究,因此,在各自弹奏过程中对 手型问题、运动方法问题以及指法选择问题等都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本课题我将以弹奏 解剖学来分析赵曼琴桡腕关节技法,加深对弹奏解剖学的认识和学习,并对摇指技法进行 客观的、唯物的教学进行理解。
2 摇指发展的流派概述
传统河南筝派的摇指以短摇为主,靠大指的近指关节进行拨弦弹奏的,且弹奏时需要 用名指在前岳山处做支撑,大指不需要食指做支撑,手型时刻保持自然放松的状态。如河 南筝曲的《高山流水》的第一小节第二拍的“5”。论文网
传统山东筝派与河南筝派在当时都以短摇为主,但是弹弦形式上有着不同,山东筝派 摇指就是大指的远指关节快速劈托弹奏,以大指掌指骨关节带动大指远指关节运动,在弹 奏时,大指不需要食指做支撑,名指扎桩快速托劈,身体放松保持手型,如山东筝曲《风 摆翠竹》中的第四小节“5”的快速托劈弹奏。
在传统浙江筝派中,浙派的摇指在河南筝派与山东筝派得到了突破,弹弦形式是用 小指为轴心,在前岳山处扎桩,大指需要食指指尖桡侧做支撑,手腕旋前旋后带动大指连 续快速托劈,故形成比较连贯的摇指。浙派这种摇指技法使乐曲的旋律更加连贯优美,且 摇指的耐力、力度还有速度也大大的提高了,因此,浙江筝曲中对摇指的使用也比较广泛。
1975 年,古筝演奏家尹其颖先生用食指来弹奏摇指的,食指摇就是手腕为支点,大 指在食指远指关节的桡侧做支撑,使食指的假甲在琴弦上进行连续快速抹挑,形成食指摇, 例如《瑶族舞曲》。
著名理论家、教育家赵曼琴先生自创“快速指序技法体系”,其中有一部分利用弹奏 解剖学讲解了三种桡腕关节摇指,并在不同的情况下用不同的摇指。在桡腕关节摇指的基
础上,还谈到在其基础上演变出来的两种新的摇指技巧,弹摇和扫摇。这两种技巧的出现 丰富了乐曲的织体与和声部分,大大增强了乐曲的表现力。
3 从弹奏解剖学的角度分析桡腕关节摇指
3。1 桡腕关节概述
桡腕关节摇指是根据弹奏解剖学的原理和理论进行分析的,从摇指的运动路线、触弦 角度、弹弦形式、过弦方式等等来进行分析的。
3。1。1 桡腕关节摇指的三种运动方式 第一种:纯粹的“桡腕”关节摇; 第二种:上臂的旋前旋后摇; 第三种:上臂的旋前旋后甩动桡腕关节摇 3。1。2 弹奏解剖学
解剖学分很多种,有人体解剖学,运动解剖学,在我们器乐演奏中,也有弹奏解剖学。 器乐演奏是靠人体关节运动来演奏,而弹奏解剖学就是通过对人体的骨关节的运动是在一 个立体的空间内完成的运动。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解剖学,我们就要先了解什么是标准解 剖学的姿势。 当人笔直站立,两眼平视前方,双手垂放在身体的两侧,手伸直且掌心朝前,这种人体站 立姿势我们称为标准解剖学姿势。有关的解剖学术语基本是依照这种标准解剖学的姿势进 行描述的。如内侧、外侧、桡侧(靠近大指方向的为桡侧)、尺侧(靠近小指方向的为尺 侧)等等方位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