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术自传入中国以来,画意摄影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与整个时代紧密相连,既有挑战和曲折,也有发展和璀璨,经过无数摄影界前辈的各种尝试和努力,才有了今天的中国画意摄影。
2。3画意摄影在中国的代表人物文献综述
“画意摄影”自在我国诞生以来,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甚至其在某段时间里主宰着中国的整个摄影界。由马云增等所编写的《中国摄影史——1840-1937》中所列举的17名近代著名摄影师均为以专长“画意摄影”而闻名遐迩,由此可见一斑。中国“画意摄影”的风格与传统中国绘画审美情趣紧密相切,广受那些浸染入骨髓了文化背景的文人骚客们的欢迎,其中也涌现了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优秀的摄影大师。
首当其冲的要数出版了第一个个人艺术摄影艺术作品集(《大风集》,1924)、第一个纪实摄影作品集(《民十三之故宫》,1928);举办了第一个个人摄影艺术展览(1926年,上海);与同道一起组织了国内第一个摄影艺术团体——“艺术写真研究会”(即“光社”,1923年)占领中国摄影史上几个“第一”的陈万里了。陈万里主张中国的摄影艺术要“不仅需有自我个性的表现,美术上的价值而已;最重要的是,在能表示中国艺术的色彩,发扬中国艺术的特点”[6]。而他的作品也正是如此,画面着重于古典诗词的意境,且为朦胧写意的效果。其次为著有中国第一本摄影艺术理论专著(《半农谈影》,1927年)的刘半农,他把谈影称之为“写意”,“乃是要把作者的意境,借着照相机表露出来”[7]。接着便是不得不提的那位,创造了以摄影拍照积攒影像素材并通过暗房叠放技术而拼凑出影像的“集锦摄影”的郎静山先生。他通过摄影技术代替笔墨纸砚,完成的摄影作品中拥有中国传统绘画里才有的意境。并且把中国摄影带出国门走向了世界影坛,让世界认识了中国画意摄影。
这些老一辈的文人摄影师为今天的中国画意摄影奠定了厚实的基础,但人们对于“画意摄影”的争议却一直没有停止过,中国的画意摄影师们也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不停地做出各种各样的尝试。最终在今天这个多媒介综合的时代中,开启了以新生画意摄影师孙郡为代表的中国画意摄影的新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