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我和老师的对比,我就发现了我的不足,我们实习老师是以传统的文化资源为课程核心,切实有效的让学生自己主动其探求感同身受的文化核心,而我则缺乏理性寻找切合课程的文化资源的能力,导致这节课缺少文化意蕴与学习内容的链接。对于文化资源的应用,如何因地制宜选择本地的传统文化资是我本次研究的主题。
3以淮安为例地方文化资源的应用
以江苏淮安为例,淮安古名淮阴,作为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自古以来,这里的祖祖辈辈在这片热土上辛苦耕耘、繁衍生息,他们以不休的精神力量和卓越的智慧,创作了一部部辉煌灿烂的文明史诗,留下了让我们后人引以为傲的文化遗产:恩来故里、西游文化、运河文化、水浒文化、河下古镇建筑文化······ 新的时代的教育者希望通过有效的组织和应用地方文化资源,作为淮安的一份子,作为一名教师,有责任在自己的岗位上引领学生全面认识自己家乡的传统文化,理解文化思想,体会古代劳动人民辛勤的劳动和杰出的智慧,引导、启发学生珍惜和继承文化遗产,自然而然地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3。1古镇文化贯穿课程始末文献综述
江苏淮安河下古镇建筑文化为当地人熟知,以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课《变迁中的家园》一课为例,将地方传统的古镇文化应用到实际的课程中,以河下古镇的文化背景为载体,整篇的教学设计也是在这样的文化情境下展开,探究如何表现老建筑的风景画。
3。1。1第一步:实地调研 收集资料
首先先了解初二学生对自己家乡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他们已经和初入课堂的小学生在各方面的发展上有了很明显的区别,能够正确的控制自己的学习方向,不再随心所欲的玩耍,同时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边环境的耳濡目染,逐渐地对自己的家乡有了足够的了解,也已经产生了对家乡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与荣誉感。课前教师和学生分别收集相关淮安古建筑的不同时期图片和视频资料,进行比较研究,组织具体语言表达感受到的不同情感,为课程的进行打下情感上的基础。下面是几张同学们收集到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