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课题的研究现状
1。课题的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学术界对敦煌莫高窟中唐代彩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
敦煌莫高窟中唐代佛教造像的艺术特征。其次,是敦煌莫高窟中唐代佛教造像的类型及特色。第三,是敦煌莫高窟中唐代菩萨造像世俗化。
二。敦煌莫高窟的历史
(一)莫高窟历史简括
100年前,很少会有人提起敦煌。只有在偶尔吟诵的唐代诗人王维的那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时,我们才会在脑中想那个天边遥远的孤城。如果不是暑假旅游去了一回甘肃敦煌,亲眼看到了寂寞的陷在荒沙里的莫高窟和那些千年前精美绝伦的壁画佛像和彩塑,我想敦煌于我而言,可能也只是中国版图上一个距离上海偏僻又遥远的地方。从盛极一时的繁华和璀璨到被历史无情的遗忘,又先后遭遇斯坦因、伯希和等无数人的疯狂掠夺,历史的这一页写满了心酸和悲凉。多少年,又有多少人走过?时间的风沙已经吹拂了千年,历史的答案也已经没有了回声。
(二)莫高窟举世瞩目的成就
“丝绸之路”,这条“被无数往返西域和中土商人的走过的路”,也许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是由一个德国地理学家所命名的,这位学者就是李希霍芬。在1868年到1872年期间,他曾经多次来到中国考察,这才将这条充满了中西方往来的贸易之路命名为“”丝绸之路。
众所周知,由于敦煌莫高窟独特的地理位置,它注定会成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必经地。自乐尊和尚之后,商人、高官和帝王等贵族人士不断的开始在敦煌附近的崖壁上开凿石窟。这样的盛况使得莫高窟成为了集各个历史朝代建筑、壁画、彩塑、石雕等等为一体的佛教圣地。这些随着时间积累下来的文化艺术财富为我们了解当时中古时期的社会、宗教和百姓生活提供了非常丰富且真实的史料。另外,根据史料记载“在1900年6月22日发生的“藏经洞”事件(道士王圆箓偶然间在莫高窟发现了举世闻名的“藏经洞”(洞里藏有从公元四世纪到十四世纪的历代文物五、六万件)让全世界都为之一颤。此后,又由此发展出陈寅恪先生提出的著名的“敦煌学”。“在经过近百年的研究和一代代学者和画家的不懈努力之下,敦煌学在学术、艺术、文化等各方面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果,同时也向世人展现了敦煌莫高窟之美博大精深意韵深长。
三。彩塑的制作过程
(一)彩塑与石雕的区别
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其实是受到了印度犍陀罗艺术风格的一些启蒙的,但是印度以及希腊的犍陀罗佛像是雕刻而成的。而莫高窟的岩石是属于砾石岩这一种类,由于砾石岩的成分复杂,又很容易被风化,大多都是洪水冲刷后的沙子和砾石的沉积物,所以不能运用雕刻这种手段去制作彩塑,只能通过泥塑的方式进行佛造像等的制作,最后再进行上色。虽然“彩塑”和“石雕”是不同的造型方式,但其实他们是相似的,石雕也是可以彩绘的。我们可以看到其实在很多古印度古希腊的犍陀罗石雕造像中,也是明显存在有妆彩的痕迹。
(二)敦煌彩塑制作材料
根据以往学者的总结,“莫高窟的彩塑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圆雕。石雕,指用各种可雕、可刻的石头,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而圆雕则是指非压缩的,可以多方位、多角度欣赏的三维立体雕塑,观赏者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物体的各个侧面。它要求雕刻者从前、后、左、右、上、中、下全方位进行雕刻。所以由此而言,莫高窟中的彩塑是一种类似高浮塑的雕塑。” 一般来说,高浮塑都是被建造在佛龛的里面,由于被龛壁遮住一部分,所以前来礼佛参观的人是无法看到造像的侧面的,并且造像的厚度也被略微的压缩。此外还有少量的圆塑和影塑。比如第2015窟、196窟还有第384窟都是属于圆塑。属于圆塑的造像一般都位于佛坛的中心位置和佛龛的两侧。“影塑也是雕塑艺术之一,一般是用来陪衬或装饰主佛像。”在着手制作彩塑之前,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收集制作材料。一般敦煌莫高窟中彩塑的制作原料都是来自当地土生土长的材料。比如,大多数时候都会使用杨柳或者红柳去制作塑像的主体骨架部分。主干制作完之后再捆上一些从周围农村或河流边的芦苇或是芨芨草去为造型做准备。最后采集制作彩塑的泥土,一般都会选择莫高窟附近河边的细沙和杂质极少的沉积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