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素质常常会被人与心理健康相互混淆,但其实两者之间既存在区别也存在着联系。“心理素质”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特性,而“心理健康”则是一种良好的和积极的心理状态。从有些方面来说,心理素质的高低和心理健康有直接关系。通常情况下,如果人心理素质的水平高,那么很少会产生心理问题,也就是说,心理处在了健康的状态。反之,心理素质水平如果低的话,心理就容易出现问题,也就是说心理会处在一个不健康的状态。由此可以知道,心理是否健康可以看作是心理素质是否健全的重要指标。除了心理健康之外,社会适应和心理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具有健全的心理素质,那么他能够通过自己的能力等优势在社会生活中达到一种积极的适应状态。相反,如果一个人欠缺良好的心理素质,则有可能无法适应或者调控所处的社会环境,从而处在不适应的状态。从上述可知,心理素质既具有心理功能也具有社会功能。心理素质在日常生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此它更应该受到关注以及被人了解和接受。
多项调查研究表明,各阶段学生存在着程度不同、类型多样的心理健康问题,而且还存在着学生所在的年级越高,心理问题的检出率越高的问题。检出率总体上呈现出高中生的高于初中生的,以及初中生的高于小学生的检出率这样的趋势。目前教育心理研究的核心是怎样从心理素质的角度来达到加强学生素质及全面发展的目的。通过借鉴国内外文献资料可知,目前大部分研究针对小学生较多。并且由于我国的地域差异较大,现有量表很难满足能够适宜全国学生的情况。因此我们想编制出一份适用于我国东部地区中学生的量表。通过将易雯静和郭成以刘衍玲、张大均编制的小学生心理素质量表为基础修订的《小学生心理素质量表》为基础,他们的研究成果给本研究提供了充足的理论基础和有效的参考资料,他们的研究思路及方法都可以让我们得到借鉴,从而让本研究具有可行性。本研究首先结合了现今学生心理发展的特殊性,打算对小学生心理素质量表进行修订和完善,从而探索中学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特点,丰富关于中学学生心理素质的理论,并为中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提供实践依据。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的方式进行研究。
(一)研究被试
研究最初设计,被试总人数为540人。重点与非重点初中学校各一所,每个学校抽取270人(初一、初二、初三各90人)。其中,学生随机抽取不要求学习成绩,男女比例尽可能接近1:1。实际被试人数为530人。其中重点和非重点初中人数分别为268人(初一为90人,初二为88人,初三为90人)和262人(初一为85人,初二为87人,初三为90人)。剔除无效问卷40份,最后剩余有效问卷的数量为490份(男生人数为226,女生人数为264,比例接近1:1),其中重点学校人数为244人,其中初一学生有83人,初二有80人,初三有81人;非重点学校人数为246人,其中初一学生有81人,初二有80人,初三有85人。
(二)研究工具
本次编制的原问卷是易雯静和郭成以刘衍玲、张大均编制的小学生心理素质量表为基础修订的《小学生心理素质量表》。同时,为了使现有量表更适宜中学生使用,我们先寻找了16名初中生进行预测,其中有5名初一学生、5名初二学生、6名初三学生。预测后,16名初中生表示量表内大部分题目都能够理解,但是仍有部分题目因为语言比较不通顺、内容比较晦涩从而影响了学生进行正常理解。经过沟通整理得出,大部分学生认为量表中第3、5、9、26、31、37、43、48、49题的题目内容很奇怪,认为量表中的第3、4、5、9、14、30、31题的说法在我们解释过后才能理解。因此我们对部分较多学生提出不太能理解的题目内容或用语进行了修改,以此帮助被试更加方便、清晰地读懂量表内的题目。例如:第3题,原题为“在解题时,我能感觉到自己是怎么思考的”。当我们解释说是知道自己的思考过程的意思时,学生表示可以理解后,改为“在解题时,我知道自己的思考过程”;第9题,原题为“开始解题时,我会注意排除无关信息”。当提出意为排除没用的信息找出有关解题的信息时,学生表示理解,因此将这题内容改为“开始解题时,我会注意找出有关的信息”;第26题,原题为“我能用一种东西,变化出不同的用途”,改为“我能找出一种东西的多种用途”,意思相同但更容易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