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联的总数; I ph 为光伏电池产生的光生电流(A); Isc 为短路电流,单位为 A;
q 为电子电量 (1。610-19 C );k 为玻尔兹曼常数(1。3810-23 J / K ); A 为常数,
取值在 1 2 之间; T 为光伏电池绝对温度(单位:K);
Tr 为光伏电池参考温度(单位:K);
Irs 为光伏阵列的反向饱和电流(单位:A);
Irr 为二极管反向饱和电流(单位:A);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QQ752018766-
EG 为硅的禁带宽度; k1 为短路电流温度系数; S 为光照强
度(单位:W / m2 )。
根据文献给出的标准条件下光伏电池串联电阻的简便近似算法如式(2。5):
,因为光伏阵列的串联电阻会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即在不同的条件
q
下输出功率对应不同的阻抗匹配,但由于其数量级仅为 m,故可用标准条件下 最大功率点的电阻值来代替,从而在建模过程中不需考虑其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 化的影响。
2。2 光伏电池工程数学模型
现有文献中提供了许多光伏电池工程数学模型,有的需要的参数太多,有的 结构复杂,模型不够简化,容易出错。基于上文提到的光伏电池通用模型,选择 一种结构简单,算法清晰的光伏电池四参数工程数学模型。按照光伏电池生产商 提供的数据[14],在标准条件下,即 S 1000W / m2,T 25C 对应四个电气参数,
即短路电流 Isc =4。75 A、开路电压Voc =21。75 V、最大功率点电流 Im =4。515 A、最 大功率点电压Vm =17。25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