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模式不以原来文化的任何一种为主体,而是将两者进行有机的融合。其形成的文化,可以吸收其他更多的优秀文化,适应能力较强,可以增强企业在全球化格局中的核心竞争力。这种合金模式,最适应强强联合、弱弱联合时,特别当双方均为优质文化,兼收并蓄更有利于企业发展时。对于强弱联合,弱强联合的情况,只要双方均为优质文化,也可采用此种模式。
⑷并存
保持两种不同的文化并存,不对其进行整合。特点:在一定时期保持现状,两种文化并存,实际是母公司不对兼并企业实施文化整合,完全尊重本土文化。显然,这种模式阻力最小,操作简单,但文化一致性低。适用于非紧密型联合,或仅为参股关系,合作企业具有优质文化,而母公司派驻人员很少的情况。这种模式应该慎用。
参考文献
[1] 余建年。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136。
[2] 朱筠笙。跨文化管理:碰撞中的协同[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0:27。
[3] 孟宁。企业全球化经营与跨文化管理[J]。中国外资,2006(09):4。
[4] 王朝辉。跨文化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8。
[5] 李雄治。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5(11):7-8。
[6] 项兵。华为的全球化战略[J]。长江,2009(05):11。
[7] 符燕艳。华为如何管理海外员工[J]。IT时代周刊,2003(12):64。
[8] 刘文栋。华为的国际化[M]。深圳:海天出版社,2010:147。
[9] 胡军。跨文化管理[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15-20。
[10] 胡寅。企业办大学,创新添活力[J]。华东科技,2009(09):17。
[11] 马国沉,张永兵,刘涛。中国企业跨国经营中的跨文化管理探讨[J]。山东大学学报,2005(01):134。
[12] 陈寿彬。跨文化管理:多元文化的冲突与融合[D]。苏州大学,2002。
[13] 陈玮英。收购IBM:联想演出“蛇吞象” [N]。中国企业报,2011-12-30(6)。
[14] 郑兴山。跨文化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23。
[15] 邱璐。浅谈跨国企业的跨文化管理[J]。经营管理,2010(03):15。
[16] 张耀寰。略谈跨国公司的跨文化管理[J]。中关村,2011(07):19。
[17] 张立红。跨文化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68。
[18] Chris J Moon,Peter Woolliams。Managing Cross Cultural Business Ethics[J]。Journal of Business Eehics,2000(09):27。
[19] P。Harris,R。T。Moran。Managing Cultural Differences[M]。Gulf Publishing Company,1987:36。
[20] 陈晓萍。跨文化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206。
跨文化管理文献综述及参考文献(2):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102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