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应收账款概念
李静(2009)认为应收账款属于一种债权,并从债券概念出发,提出虽然应收账款本身不能直接为企业带来收益,但其功能不容忽视,例如反映销售业务和减少库存品的能力的概念。企业要加强市场竞争能力,提高销售份额,赊销必不可少,且赊销金额越大,赊销期限也越长[1]。87585
钟祖国(2011)认为应收账款是销售和市场占有率驱使下的产物。在同行业产品间的价格与质量程度区别不大的情况下,采用赊销手段的企业相比使用现金结算的企业的能获得更多销售金额,从而扩大销售,增加市场占有率。除此之外应收账款还和库存带来的费用及风险息息相关。企业库存产品或商品,要发生仓储费、管理费、保险费和损耗等支出,以及产品或商品市价降低的风险,给企业带来较大压力[2]。
戴德明(2005)指出目前我国的社会信用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其信用体系有待完善,相关政策条例尚未明确。同时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概念不强,或衡量方式过于简单,许多公司至今缺乏完善的信用管理机制[3]。
Pedro J。 García(2010)则通过测试了2922个西班牙中小企业的样本研究应收账款是否遵循部分调整模型。结果表明,企业有一个目标的应收账款的水平并采取决策,以实现这一水平。此外,积极的销售增长,企业的规模,他们产生内部资金和获得短期融资的能力和经济的持续增长对于企业确定交易信用的维护是非常重要的[4]。
赵爱良(2007)提出信用销售手段的优势在于扩大销售,降低存货库存,减少库存开支,从而促使企业存货成本的降低,这也是许多公司在信用销售手段和现金结算手段之间选择采用前者的原因之一[5]。
张采风(2001)提出应收账款来源于企业在商品交付时和最终取得货款的时间差,并举例批发和大型生产企业的例子来论证此结论,即由于货款结算需要时间,最终收款相比发货来说时间上存在延迟。除此之外结算手段的先进与否也可以影响结算所需时间,两者呈成反比关系,但只有为数不多的企业对结算手段投入关注[6]。
万旻(2013)指出企业的应收账款在销售过程中制定的合同不完善也可能导致应收账款的增加,因为很多企业在逾期应收账款方面都缺乏有效的合同协议。当采取的口头预定的企业遇到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的状况,进而诉诸于司法时,企业往往会因为具体证据的缺失从而无法通过法律手段取得应收账款,导致企业承受巨大损失[7]。
耿云华(2015)认为董事会在认定考核指标时,因考虑经济利益原因或忽视未对应收账款的回收和存货资金占用加以考虑,或为了使自身短期业绩增加导致客户长久拖欠账款,对公司的长久利益危害极大。另外企业的应收账款日益增长的原因还可能在于财务、审计、监察等部门履行监督管理职能的疏忽,对业务部门未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或者考核不力等[8]。
徐彦国(2011)从信用管理力度的角度提出企业信用管理力度的欠缺也会导致应收账款的增加。目前我国国内的市场经济体制尚在发展期,企业缺乏完善的公司治理条款,而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缺乏有效的监督机构和制度,不恰当的应收账款内控制度会使得企业的周转资金不能即使有效运作,导致企业扩大再生产出现问题,从而使得企业运作出现危机[9]。
Enzhu Li(2009)认为应收账款的存在很可能导致企业的盈利能力的降低,过于强化企业经营成果,误导用户的企业财务报表,影响企业正常经营期,增加应收账款管理中的错误的可能性,甚至直接导致金融危机 [10]。 应收账款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140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