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献综述 >

社会比较人际亲密度文献综述(2)

时间:2023-08-27 21:19来源:毕业论文
3人际亲密度的相关概念及操纵测量方式 Popovic和Mine(2003)提出了自我知觉到的人际亲密度(PICS)的概念。该概念主张人际亲密度是个体知觉到的自身被他

3人际亲密度的相关概念及操纵测量方式

Popovic和Mine(2003)提出了自我知觉到的人际亲密度(PICS)的概念。该概念主张人际亲密度是个体知觉到的自身被他人倾听、理解以及可以和他人分享体验毫无保留地进行焦虑的程度。Aron的自我扩展模型将个体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作为自我扩展的一种方式。个体可以通过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实现自我扩展,将他人包括进自我,使他人成为自我的一部分;进而获得原本属于他人的资源、视角以及身份认同感。

人际亲密度的操纵主要是通过构建被试与他人的共同点(王伟伟,李伟强,2014)或对不同亲密度个体进行回忆(邱俊杰等,2012)。

人际亲密度的测量方式主要使用问卷法。问卷法包括Aron等人编制的人际关系亲密度量表(IOS),目前在国内我们经常使用的另一测量人际亲密度的量表是中国人际关系量表,该量表包含实际亲密度和应有亲密度两个子量表。

4人际亲密度与态度相关研究

人际亲密度与态度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态度改变理论上。这里主要介绍平衡理论。海德的平衡理论提出了P-O-X模型。其中P为认知主体,0为另一主体,X为事件或是第三人。若是三者维持平衡状态,则没有态度改变,若是呈现不平衡状态则出现认知改变。我们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遵循了该模型。例如,在对具有重要性的事件进行评价时,我们趋向于同自己给予肯定评价的人保持一致。(植凤英,2004)也有研究考察了社会距离对他人行为表征的影响,研究中将目标对象分为社会近距离组(亲密舍友)和社会远距离组(共选课上认识的同学)。结果发现,对社会远距离他人的正性行为,个体倾向于评价为高水平的特质性表征。而对于社会近距离他人,无论怎么样的行为,个体给出的分数均较高,体现了在对他人行为的表征中,人际亲密度起到了一定的调节作用。

5社会比较与人际亲密度的相关研究

Teeser和Smith(1980)的研究通过猜密码来进行,结果显示,个体在高相关情境中倾向于帮助陌生人而不是朋友,而在低相关情境中,其选择帮助朋友而非陌生人。对该现象的出现,给出的解释是个体有维护自尊的需要。当个体在高关联任务表现得不尽如人意时,为了不改变自我定义或是尽可能少地改变自我定义,个体倾向于为朋友选择更难的任务线索以阻碍其达到更高的水平。此后,Tesser提出了自我评价维护模型(SEM模型),该模型认为人具有维护积极自我评价的需要,相比减少不确定性,维护积极自我评价是社会比较更为重要的原因(Tesser,1998)。

Wheeler和Miyake的研究表明,朋友之间更多的属于平行比较而非上行比较或是下行比较。随后,Hofer和Busch的研究表明,为满足社交需要,个体会抑制亲近个体中产生的带有敌意的社会比较(吕逸婧,彭贺,2014)。徐芬、周晓禹以及马风玲(2016)在初中生群体中进行研究的结果发现不同友谊状态下,社会比较对于认知和情感信任的影响存在差异。亲密朋友间的认知信任不会受到社会比较的影响,然而上行比较却会损害其情感信任。而在普通朋友组,向下比较相对于向上比较更损害认知和情感信任。

6社会比较和态度相关研究

Goldstein等人在费斯汀格的经典社会比较理论上提出的间接自我知觉模型认为,个体通过观察自己所认同的他人的自发行为来推断自己的品质。而这种间接的自我知觉过程会导致个体与其观察对象的行为相一致。我们用这个理论来对助人行为以及其他正性行为进行解释。(王伟伟,2014)

Salovey和Rodin基于自我评价维持提出的领域相关假设。该理论认为领域的变更对自我具有极大的重要性,人们会根据与自己相关联的重要相关领域来进行自我评价。当比较领域属于与个体相关的重要领域,同时个体在比较中意识到比较对象成就高于自己,就可能产生妒忌(杨丽娴,张锦坤,2009)。而这种敌意情绪,会使得个体对他人的评价以及自身的亲社会性。早期研究发现,在实验中告诉被试其在知觉任务中的表现高于平均水平,被试会在接下来的助人情境中更容易表现出亲社会行为。针对这种现象的产生原因,郑晓莹等人设计实验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发现,相对于上行比较,下行比较容易产生一般性的亲社会行为,助人倾向增强。此外,社会比较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中存在中介变量,即个体对弱势群体的同理心。(郑晓莹,彭泗清,彭璐珞,2015) 社会比较人际亲密度文献综述(2):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195604.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