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减值准备问题受到证券市场、会计实务规范和国际化的进程影响下。黄世忠(1997 年)[2]因为解决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和披露问题具有高度的相关性;进一步打破公允价值 会计的会计理论和方法,最大可能成为 21 世纪上半叶的主要计量模式。90684
毛新述、戴德明等 (2005)[3]确定了可收回金额,进一步研究讨论关于计量资产减值会 计的基本问题。通过对公允价值和现值的调查研究,确定了资产减值会计中公允价值和现 值计量的引导结构,也进一步探讨了在计量资产减值中使用现值方法的能行性。论文网
黄世忠(1997)[2]在文中提出以公允价值会计发展情况和相关的争议作为依据,更加彻 底的整理公允价值会计在其国的形成和进一步发展的情况,而且其观点是公允价值被用做 21 世纪最重要的计量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去取代历史成本。
葛家澍(2001)[4]的观点是公允价值是能够经过预估使用现值法得出的现金流量值来确 定公允价值数值。
参考文献
[1] 毛新述,戴德明。论公允价值计量与资产减值会计计量的统一[J]。会计研究,2011(4):18-22。
[2] 黄世忠。资产减值准则差异比较及政策建议[J]。会计研究,2005(1):38-45。
[3] 毛新述,戴德明,姚淑瑜。资产减值会计计量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2005(10):35-41。
[4] 葛家澍。关于公允价值的会计研究——面向财务会计的本质特征[J]。会计研究,2009(5):6-13。
[5] 张计平。资产减值会计与公允价值会计的协调统一[J]。新财经,2013(12):359。
[6] 李永鹏。论公允价值会计与资产减值会计的协调统一[J]。财会月刊,2013(5):10-12。
[7] 庄峻晖。试析资产减值准备与公允价值的联系[J]。财会通讯,2005(7):79-80。
[8] 李婧媛。公允价值会计与资产减值会计关系研究[M]。会计之友,2014:35-41
[9] 徐晟。金融稳定性与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优化——基于动态减值准备的思考[A]。转型经济下的会计 与财务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5):14-19+96。
[10] 乔元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3号——公允价值计量[J]。新会计,2011(11):56-59。
[11] 靳文俊。论公允价值计量与资产减值会计计量的统一[J]。现代经济信息,2011(8):150-152。
[12] 支晓强,童盼。公允价值计量的逻辑基础和价值基础[J]。会计研究,2010(1):21-27。
资产减值准备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197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