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超从法律立法制度的层面探讨了老人的精神赡养,他对于完善老年立法中精神赡养的制度提出了这三方面的前瞻:一是设立精神赡养民事纠纷的法院调解前置程序;二是借鉴婚姻法中的探望权规定使老人的精神赡养得到法律保障;三是在各省市制定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中丰富精神赡养责任制度[6]。2013年《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新法开始实施,其中第18条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新法把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也纳入了赡养的范围内,这引起了国内学者的研究热潮,从法学视角研究精神赡养的文献也占据了主流。
学者们对于老年人精神赡养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从研究视角上来看,来自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分别从不同视角对该问题进行研究,有从法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的视角进行精神赡养研究的,其中较多的是从法学方面来研究的,而且主要方面是讲述如何完善法律制度的,其他视角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在研究的内容上,较多的关注子女在老人的精神赡养方面的表现,对于老年人自身在精神慰藉方面的发展研究较少;较多关注政府在法律的制定和执行方面的情况,对于社区在精神赡养方面的作用研究的较少。在研究方法上,已有的文献往往采用单一的定性研究方法,在对现状的描述、影响因素的分析等方面也只停留在定性研究层面上,缺少实证研究。本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对城市社区的老年人发放问卷,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此来描述老年人精神赡养的现状并讨论老年人精神赡养的影响因素。
[1] 周绍斌。《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及其社会政策意义》[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6):68-72
[2]李瑞芬,童春林。中国老年人精神赡养问题[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12):1754-1755
[3]翟宏,胡康。人口老龄化进程中老年人精神赡养问题的探讨[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4):111-114
[4]穆光宗。老龄人口的精神赡养问题[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4):124-129
[5]熊汉富。独生子女对父母精神赡养的道德责任探析[J]。道德与文明,2009(3):91-95
[6]杨志超。精神赡养法律化与制度完善[J]。理论导刊,2013(6):96-98
[7]雷鸣。社会工作视角下老年人的精神赡养[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4):355-356
[8]李芳。老年人精神需求及其社会支持网的建构[J]。学术交流,2012(8):116-119
[9]陈昫。城市老年人精神养老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2014(7):129-133
[10]张静。我国老年人精神赡养的重要性及对策,黑河学刊,2008(1):143-144
[11]岳瑛。城市老年人精神需求的调查[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4):5223-5224
[12]张宏志。中国老年人精神赡养问题研究[J]。社会科学家,2012(10):36-37
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及精神赡养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2):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201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