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查找社会工作机构和非营利组织的相关研究文献中,这些文献的研究方向和重点大致可以分为几个方面:社工机构的自我经营、社工机构的外部关系和社工机构的本土化研究等。94481
在社工机构内部运营模式方面。和西方开放式经营的社会工作机构运营模式相比,我国社会工作机构的运行主要受国家政策和政府的影响。而强有力政府指导下的社会工作机构的发展弊端日益显现,这也引起了国内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北京大学王思斌教授以上海某社工事务中心为例,将官办体制特点下的社工机构概括为"是由政府负责的,非专业化的社会工作"[1]。社工机构的特点是不论从设立的出发点还是机构自身的管理和运行都体现了浓厚的官办色彩。首先社区内设置该社工机构的目的在于对该社区内某一社会群体的管理、约束等;机构的运行管理和运行也是受制于政府,政府能够时时对其决策和管理,其资金来源也是依赖政府。学者彭善民也同样强调了社会工作机构在发展过程中对政府的严重依赖,使得机构缺乏了自主性和创新性。因此他提出事企合作的发展方向,同时社会工作机构的自身的资源整合,化构创新,提高专业服务水平,结合本地实地,加强本土化建设也尤为关键[2]。
在社工机构的外部关系方面,主要是与政府的互动关系。虞维华副教授在《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关系一资源相互依赖理论的视角》一文中,超越了政府与社会工作机构间的主导和被主导的关系,而是从二者间的相互依赖的角度来分析社会工作机构[3]。湖南大学的龙献忠、钟和平、甘筑夏则从非营利组织和政府的关系进行研究,认为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应该家里合作伙伴关系,他们从社会发展,双方自身发展,政府统治向理治转变,地缘政治向全球政治转变几个角度指出家里合作伙伴关系的必要性;分析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会遇到传统体制,法律制度和社会发展基础三方面因素的阻碍;最后从政府、非营利组织、社会三个维度提出建立良好合作伙伴关系的途径和注意事项[4]。
在社会工作机构发展的本土化研究方面。 此外,社会工作机构发展的本土化问题也是学者们研究的一个重点。柳拯认为机构的持久发展,应当学会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重视社会工作机构的本土化建设[5]。严书翔提出,未来社会工作机构的发展需要首先要依靠社工专业化的发展,其次依靠国家推动社工职业化的进程,最后依靠国家政策的支撑[6]。从社会工作机构自身的体制发展的研究角度,宋跃飞认为要用绩效考核来评估社会工作机构,提高社会工作机构的创新性和生命力,将社会工作机构的运行朝着市场化方向迈进[7]。
在笔者看来,目前国内学者对社会工作研究的观点己经较为全面,但不难发现对社会工作机构的研究区域主要集中在广东、上海等发达城市,但细致到对刚起步城市和欠发达城市社会工作机构运行中的问题研究还甚少。本文即是通过对欠发达的淮安市社会工作机构运行状况的研究,并试从淮安市社工机构在具体的项目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困境等进行分析归因,探索出符合一般欠发达地区社会工作机构的生存模式和发展规律,为促进社会工作机构发展、提升社会组织活力寻找思路。
[1]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M],北京,髙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彭善民。上海社会工作机构的生成轨迹与发展困境[J].社会科学,2013(01)。
[3]虞华.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关系:资源相互依赖理论的视角[J].公共管理学报,2005,2(2)。
[4]龙献忠,钟和平,甘筑夏。论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合作伙伴关系的构建[J]。湖南大学学报,2011,25(02)。 社会工作机构和非营利组织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202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