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标准化在国外研究现状尽管物流标准化在很早之前就被提出来,但目前为止,国内外对物流标准化的认知和研究仍处于百家争鸣的状态。 Stock 、Lambert(2001),认为标准化地包装产品对装卸搬运流程以及运输机械的类别相似,从物流方面来说是包装的最优化[1];Lim和 Palvia(2001)提出程序的标准化和文本程序地减少更利于增添物流设置方面的弹性,提升物流营运的效率[2];Inkinen 等(2009)提出,采用标准化物流信息系统,可以提高流程的可靠性,并且这些信息能够在企业经营的支持性工具如 ERP、CRM 中得以充分运用[3];Fabbe-Costes 等(2006)认为,标准化的科学实施能够吸引其他企业参与到某物流网络中来[4]。26886
2.物流标准化在国内研究现状
张成海与李素彩(2004)提出了物流标准体系可以从物流系统的全局性出发从而确认,要元素的目标之间相辅相成,让目标最大程度的优化[5]。曾海波(2006)探讨结论得出物流标准化的障碍因素和驱动因素,提出由社会效益、企业效益、企业服务水平、信息化水平四个一级指标组成的含废弃物减少率、设施设备共享率、带动标准化客户率等二十一个单一指标的物流标准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6]。赵英姝(2007)、杨蓓(2008)从物流信息系统的整体规划的作用和政府在物流信息平台实现模式的建设中的作用,实施模式,运作方式等方面专研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的谋划及实施策略[7][8]。论文网
到目前为止,我国物流标准化的应用已有大幅度的提高,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过仍处于物流标准化的相关研究的起步阶段,需要不断创新,打破现代物流的瓶颈,提高整体标准化体系,促进现代物流标准化及相关应用市场地进一步发展,我们相信,未来几年,中国物流标准化的应用程序必须取得很大的进步。这是上述大量前人的探讨结果进行分析的理论基础上,经过在德邦公司的4个实习月,向部门的同事学习、查阅有关资料以及以及日常生活工作中经验、以及和国际物流行业之间的对比等方面来解释流操作流程标准化方面的优点、缺陷,然后提出相关的改进意见,期待能够规范经营操作流程,降低整个系统的总投资。
参考文献
[1]Stock, J.R. and D.M. Lambert, Strategic logistics management[M]. 2001.
[2]Lim, D. and P.C. Palvia, EDI in strategic supply chain: impact on customer service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2001.
[3]Inkinen, T., U. Tapaninen and H. Pulli,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ransfer in a transport chain [J]. Industrial Management & Data Systems, 2009.
[4]FabbeCostes, N., M. Jahre and A. Rouquet, Interacting standards: a basic element in logistics .network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 Logistics Management, 2006.
[5]张成海与李素彩. 我国物流标准体系研究 [J]. 中国标准化, 2004(002)
[6]曾海波. 物流标准化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D], 2006,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7]赵英姝. 黑龙江省共用物流信息平台构建分析 [J]. 交通企业管理, 2007. 22(011)
[8]杨蓓. 区域物流综合信息平台构建研究[D], 2008, 兰州大学
[9]房雨婷. 我国物流标准化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式[D],2013,渤海大学
[10]佚名. 中国现代物流[J],2013 .
[11]王少凯. 德邦模式启示录[D], 2010,西南财经大学
[12]张建宏. 如何利用标准化利器[J],埃森哲公司
[13]朱波. 第三方物流创新的若干误区与建议[M], 2012 中国物流与采购
[14]张培峰. 物流企业管理问题及背后文化诱因分析[M], 2012 中外企业文化
[15]马颖,佘廉,王超. 提高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水平的对策[D], 2004 武汉理工大学 物流标准化操作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21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