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退休职工生活质量的相关研究
生活质量通常会被划分为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两类。客观指标常常包括了经济水平、社会保障等客观衡量指标,而主观指标往往运用整体的或各方面的生活满意度来进行衡量。在方法层面,退休职工生活质量研究采用的是两种指标相结合的方法来,以定量研究为主,基本上是以某地区的退休职工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研究该地区退休职工的生活现状和质量,并通过实地的调查和分析数据找出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而在内容方面,这一领域的研究集中在退休职工对当前生活的满意度、对退休后生活方式的选择和侧重养老的调查,其中与本研究相关较大的还有国企改革对被调查者生活影响的文献。
关于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如刘永策和林明鲜(2009)调查了烟台市城市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在调查问卷中设计了如年龄、夫妻关系等因素作为影响生活满意度的变量,通过分析发现医疗状况是影响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最重要因素,并提出要解决城市老年人尤其是企业退休职工医疗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来作为提高其生活满意度的最重要途径之一 。而温菊萍(2013)以企业退休职工生活方式的建立为目标层,将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作为准则层,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科学生活方式形成的各种因素进行排序,综合评价排序后得出如下结论:生理因素对企业退休职工生活方式的影响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而心理因素的作用需要以生理因素为基础,社会因素对退休人员生活方式的形成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李新彤(2007)在她的研究中,以养老为重点对退休人员的生活质量进行了调查,根据2006年劳动保障部在全国范围内看展的对退休人员基本情况的调查结果,分别对养老金水平、养老方式选择意愿、退休时间对退休人员选择养老方式的影响、养老护理服务需求和雇用养老护理员费用进行了分析说明 。
涉及到生活质量的具体衡量指标方面时,温菊萍(2013)以扬州市为例,对企业退休职工的生活方式进行了调查与分析,重点突出要关注企业退休职工的经济保障、医疗保障、再就业及精神慰藉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建议基本上是从宏观层面提出的 。杨灿、安和平(2011)在调查河南省国有大中型企业离退休职工生活质量的时候,将国企改革对被调查者离退休职工生活的影响作为主要调查内容之一,并得出结论:大部分离退休职工的个人实际收入下降;一部分收入未降的职工,由于子女下岗或子女收入下降而导致了家庭整体收入的下降;部分职工的离退休金发放不及时;福利待遇降低;企业领导和职能部门对职工的关系度下降等 。
4 退休职工群体特殊性的相关研究
除了生活质量的研究外,还需要了解退休职工这一群体的特点,以便更准确地研究其生活质量。除了生理、心理上的特殊性,本部分重点讨论了有意义的退休职工生活的状况,对于提升其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Sara E Rix(2009)比较了美国、日本以及欧洲等发达国家年龄在55~64岁的老年人口的就业情况。他将时间分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至1985年间和1985年至2005年两个阶段,对老年人劳动力的参与进行了分析,此外他还介绍了从工作到退休的过渡性的工作以及分阶段退休。关于老年工作者的特点,他提出自我就业在老年人中是比较普遍的,且更多地从事服务行业而非体力劳动 。Donna Dosman(2006)等学者在他们的文章中提到人们通常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退出生产活动,变得更加依赖他人,但这种传统的经济观点却与一个更加现代的观点,即无偿工作(志愿者或其他有爱心的工作)也具有经济价值相矛盾。于是他们探讨了人们在退休前后分配用于生产活动和其他活动上的时间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即使人们脱离了劳动力,用无偿劳动代替有偿劳动,他们仍然会从事生产活动。只有那些已经超出正常寿命的受访者才是大大降低了他们的生产活动。此证据表明重新审视潜在的关于人口老龄化的政策讨论是有必要的 。Jiayin Liang(2011)对20世纪50年代出生于中国城市的退休人员的有意义的生活的组成部分进行了调查。这一研究的目的是描绘退休生活的动态画面,捕捉现象的本质以及发现这一群体在实现有意义的退休生活中所感知到的挑战。作者在中国陕西省西安市进行了10个面对面的半结构化的访谈。关于有意义的退休生活的组成部分出现了四个主要内容:群体认同和形成经历;独生子女的家庭定位;追求在挑战面前的平衡心态以及非自我放纵的休闲 。 大型国企退休职工生活质量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2):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25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