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相关理论的介绍1.金融抑制理论所谓金融抑制,是指政府通过对金融市场的结构以及其活动的过度干预,使得整个金融体系的发展收到了阻碍和抑制,金融体系的滞后发展减慢了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速度,从而造成了财政抑制和经济落后的恶性循环。这些手段包括政府为遏制金融价格所采取的金融政策和金融工具,如利率、汇率等(麦金农,1973)。31352
2.金融深化理论
金融深化理论是一种促进欠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金融自由化理论。其主要思想是要求政府应当放弃对金融体系过度的干预,使利率和汇率能够充分反映供求形势,并能够有效地对通货膨胀进行控制(爱德华•肖,1973)。金融深化理论认为在发展中国家推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实施的政策应当是提升实际利率的水平以及放松政府对利率的管制。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储蓄效应、收入效应等实现经济发展,与此同时也不能放松对通货膨胀的管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利率市场化(Harry Huizinga,1997)。论文网
3.金融约束理论
许多开始实行金融自由化的国家并没有获得可喜的成果,而是面临了更多的风险。经济学家们开始进行反思,对金融深化理论进行了改进和补充,金融约束理论应运而生。金融约束理论认为,在利率市场化发展的进程中,发展中国家应该加强政府对金融市场的监管。一方面可以减弱金融抑制对经济造成的影响。另一方面,在宏观的管控下,金融市场也能更加健康地发展(赫尔曼,1999)。
(二)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的相关研究综述
1.从盈利来源的角度研究
利率市场化将会导致银行同业之间的激烈竞争,实际利差收入发生改变。并且总体而言,净利差仍是中国商业银行目前的主要利润来源,会对商业银行的营业收入造成非常直接和巨大的影响,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黄金老,2001)。
借鉴国外利率市场化的经验,Drakos(2003)曾利用了83家前苏联以及中东欧国家商业银行在10年间的数据得出了结论,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净利差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商业银行主要盈利来源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同时,他也创新研究出,具有不同所有制性质的商业银行,其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中的表现也是不同的,例如国有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受到的影响就是最为明显的。
针对国内商业银行的现状,陈宗胜,董飞跃,任重(2009)根据对中国商业银行利差数据的分析,证实了在渐进式的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利率政策是影响商业银行盈利来源的重要因素,因为利率市场化的政策影响会导致利差大幅度的变化。
为了研究商业银行盈利来源的变化,李冀申(2011)则是直接从商业银行存贷款实际利差结构的角度出发,更深入分析了影响实际利差变动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从而据此评估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盈利来源的变动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带来的影响和冲击。
杜静(2016)指出了目前商业银行盈利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盈利来源被特定对象绑架以及盈利目标设置过高,她提出要改变商业银行过于单一的盈利格局,夯实利润实现的支撑点。
2.从风险承担的角度研究
从已经实行利率市场化政策的外国经验来看,由于其之前存在长期的金融抑制,当实施利率市场化改革后,利率的水平必然会有所升高,同时带来的还有不断增加的利率风险。商业银行必须加强其对利率风险的有效管理控制,因为利率风险可能导致银行营业成本的提高,此时银行必须对其业务进行调整以满足收益的同步改善,否则可能将蒙受亏损甚至是倒闭的冲击(巴曙松,2013)。 利率市场化文献综述及参考文献: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27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