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英)波普尔.走向进化的知识论[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25]顾春明.论波普尔的四段式[J].社会科学辑刊(沈阳).1998,4:10.
[26][28]刘海龙.有关波普尔知识增长理论的几点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06:37-39.
[27]张君.浅析波普尔的科学知识进化论[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2,S1:45-48.
[29]张鑫.波普尔知识增长四段图式理论的思考[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06:88-91.
[30]叶继红.科学知识:属性、增长及其社会控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06:56-58+72.
[31]张丽萍,刘则渊,姜照华.计算机辅助研究(CAR)与科学知识增长的新机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11:48-50.
[32]杨和英.从科学知识及其增长的角度看:休谟问题、康德问题与波普问题[J].前沿,2009,10:53-56.
[33]杨小明,李强.1912—1937年中国地质科学知识增长的建制化研究[J].中国科技史杂志,2010,02:165-175.
[34]裴志刚.波普尔科学知识增长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
[35]王婷.浅析波普的科学知识增长论[J].前沿,2007,10:33-36.
[36]文庭孝,刘晓英.科学知识增长及其评价研究[J].图书与情报,2008,04:12-17+79.
[37]Bo-ChristerBjörk.Amodelofscientificcommunicationasaglobaldistributedinformationsystem[J].InformationResearcher,2007,Vol.12No.2.
[38]刘峥.基于网络的学术传播模式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4.
[39]柳丽花,曹树金.浅析网络学术信息的交流体系[J].理论与探索,2005,28(2):148-151.
[40]毕耕.网络传播学新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38-39,45.
[41]王静.OpenAccess学术期刊传播障碍及对策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0.
[42]方卿.基于网络的科学信息交流载体整合与过程重构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1.
[43]金洁琴.网络环境下非正式信息交流的理论与模式探讨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5.
[44]曹玉霞.开放存取:21世纪学术信息传播的新模式[D].浙江:浙江大学,2008. 学术传播研究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4):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40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