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毕业论文题为《刘庆邦小说的语言特色》,刘庆邦是一位周口作家,他的一系列小说,受到了读者的一致好评,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语言的独特性,语言的独特性为他表达文章主题起着重要的作用,刘庆邦小说的语言特色研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看,对此我搜集了近三十部文献。44514
龚红庆在其《刘庆邦乡土小说的文化意蕴》中从刘庆邦乡土小说的创作背景和创作视阈来探讨刘庆邦小说的独特魅力。他从现代化进程下的一代乡村人厌乡、离乡、怀乡、返乡的生命历程这一条内在线索,涉及到了三个重大命题:向城求生、乡村建设和家园守望,他在乡土创作的模式的多项选择上,力图找到中国乡村未来发展的合适途径;刘庆邦的乡村叙事是通过对现代文化与传统乡村文化冲突的观察,来表达自己的文化价值判断。他认为刘庆邦在乡土文学创作中开拓了新的乡土视域论文网,并对多种乡土叙事模式进行指涉。
张月阳在《论刘庆邦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中从乡村女性成长史、走出女儿国、女儿国的幻灭三个部分写出了刘庆邦女主人公身上凝聚着乡村女性的朴素自然之美,面对生活乐观超然,面对命运不甘示弱,后来这些灵魂见见被金钱腐蚀,物欲与情欲相互交织、层层制约,构成了一张巨网,女性苦苦挣扎,无从逃离,到最后得出这样的疑问:灵魂和精神的栖居地到底在哪里?
常国雪在《刘庆邦短篇小说中方言的运用》中从方言的运用方式,如直接运用、语义复现等方式,说明了方言的运用要把握好度,如果过分使用方言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阻碍读者对小说的阅读与接受。他也从方言的修辞功能,更形象生动地塑造了人物形象、增加了语言魅力,展现了浓厚的地域特色。他强调了语言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文学创作中,在不影响读者阅读的基础上对方言进行巧妙的运用,能取得较好的审美效果,刘庆邦小说中豫东方言就运用的恰如其分。
方学武在《刘庆邦小说的语言特色》里从生活话语、性格话语、乡土话语几个方面对刘庆邦的语言进行了比较细致的分析。这样的语言经过了一个艺术再创造的过程。小说活泼自然的语句正是活生生口语的艺术再现,它同生活中的口语相一致,同时又比生活中的口语更新鲜、更生动、更富于表现力,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以及刻画艺术形象的效能在小说中得到充分体现和发挥。增强了小说的生动性和可读性。
余志平在《论刘庆邦小说的俗与雅》中写出了作品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叙述语言,认为作品人物语言必须贴着人物写,而叙述语言必须符合叙事与描写的需要与叙事人的身份。刘庆邦小说正是在处理人物预言与叙事描写语言的关系方面形成了自己亦俗亦雅的个性化语言风格。具体从塑造人物形象把握“俗”的度,力求本色化、生活化;小说之雅更多地表现在诗情浓郁的赞美人性美与人情美的作品里;多种修辞艺术的运用,也从整体上提高了刘庆邦小说的语言艺术魅力,鲜明地体现出雅俗共赏的特征。刘庆邦小说的语言大俗中蕴含大雅。
杨素平在《论刘庆邦小说创作的文化背景》中描写了刘庆邦创作的文化背景:早期生活的苦难经历、中原文化的深厚土壤、农村生活及在此基础上提升的矿工生活的深刻烙印。
[1]余志平.从修辞艺术看刘庆邦小说语言特色[J].作家研究,2007,(6).
[2]常国雪.刘庆邦短篇小说中方言的运用[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3,(10).
[3]李红艳.论刘庆邦乡村题材小说的语言特色[J].作家杂志,2011,(5). 刘庆邦小说的语言特色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45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