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献综述 >

企业信用风险度量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2)

时间:2020-03-03 20:01来源:毕业论文
(2)信用风险附加度量模型(CreditRisk+) 信用风险附加度量模型由瑞士银行产品研发部于1996年开发,它是只考虑了违约而不考虑降级风险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


(2)信用风险附加度量模型(CreditRisk+)
信用风险附加度量模型由瑞士银行产品研发部于1996年开发,它是只考虑了违约而不考虑降级风险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该模型结合了保险经济学的相关方法,适用度较高,适用范围很广。胡胜和任高飞对信用风险附加模型进行了介绍和研究分析,认为CreitRisk+模型对我国企业的实用性不佳。
(3)信用度量术模型(CreditMetrics)
信用度量术模型是摩根银行于1997年牵头众多著名金融机构一起研发的,将信用风险度量分为两阶段进行,技术含量高,涵盖因素广泛。随后,Jones等人对此作了进一步解释和拓展。该模型可用于诸如贷款、私募以及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度量,是欧美国家流行使用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之一。我国于本世纪初引入该模型,董颖颖和柯孔林介绍了该模型并讨论了它在我国应用的可行性,认为我国总体信用环境还不成熟,限制了该模型的应用,必须首先加快信用环境的完善;刘铮铮和李佳军借鉴信用度量术模型的思路和方法,对我国某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进行了改进,提升了该模型对我国企业的适用性;肖杰和杜子平结合我国相关实际情况,对信用度量术模型加以改进,在将实际数据带入计算后发现,改进后的模型预测精准度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3、信贷组合观点模型
信贷组合观点模型由麦肯锡公司和Wilson利用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在假定违约概率是不稳定的,会受到诸如国别、经济周期等宏观因素的影响的前提下,认为风险概率服从logisitics分布,可以利用logistics函数来描述信用风险的分布状况,并假定每一个具体宏观经济变量都满足一个单变量自回归模型。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将影响违约概率的各种相关宏观因素都纳入到了模型中,并对其中的周期性因素进行了处理,使得模型兼具对系统性和非系统性风险的度量,从而提高模型预测精度。
终上所述,不难发现,企业信用风险度量技术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主观经验评判到依照数量统计科学分析的过程。然而,众多模型引入我国的时间尚短,国内对于这些企业信用风险度量技术的研究仍处于介绍、实证、改进阶段,对企业信用风险度量理论的研究也很匿乏。
附:参考文献目录
 [1] 王莉,郑兆瑞,郝记秀,BP神经网络在信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5,36(2),216-219。
 [2] 张玲, 杨贞柿, 陈收, KMV模型在上市公司信用风险评价中的应用研究,系统工程,2004,22(11),84-89。
[3] 韩岗,国外信用风险度量方法及其适用性研究,理论园地[A],2008,43-47。
[4] 郑茂,基于EDF 模型的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实证研究,管理工程学报,2005,3(19),151-154。
[5] 陈晓红,张泽京,王傅强,基于KMV模型的我国中小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研究,数理统计与管理,2008,27(1),164-175。
[6] 闫海峰,华雯君,基于KMV模型的中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研究,经济研究,2009,3,14-22。
[7] 王小华,邵斌,基于Leland-Toft 模型的我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研究,财经研究,2005,31(8),38-58。
[8] 郝丽芳,刘旭东,基于公司效率的我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评估,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1(4),170-172。
[9] 刘闽,林成德,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模型,厦门大学学报,2005,44(1),29-32。
[10] 庞建敏,企业信用风险度量和预警决策支持系统研究,金融研究,2006,309(3),111-117。
[11] 夏红芳,刘思峰,企业信用风险评判的模糊神经网络方法, 华东经济管理, 2006,20(3),107-110。
[12] 贺斌斌,我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计量模型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暨南大学,2007。
[13] 黄晓梅,小额贷款公司信用风险的控制与防范,金融论苑,2012,387(11),163-166。 企业信用风险度量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2):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47414.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