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股票市场和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历来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但得出的结论却莫衷一是。理论上说,当人们预期经济状况好转时,会主动购买股票,从而引起股票市场的繁荣甚至是牛市的到来,股票市场变动先于经济变动,当预期经济状况恶化时,则反之,然而实际分析却有与理论偏离的部分。本文将从国内外两个方面对研究股市波动与宏观经济关系的文献进行综述 。67266
(1)国外相关研究
国外对于股票市场与实际经济之间关系的最重要演技来自于芝加哥大学的Fama,他利用美国1953—1987年月度、季度和年度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股市收益率和未来产出的增长率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他认为这是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未来现金流的预期在现期股价上的反映,股市在美国起到了经济晴雨表的作用 。William Schwert (1990) 在Fama的基础上利用美国1889—1988年整整100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同样证实了这一结论的可靠性 。Harris (1997) 的研究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做了区别,认为在发达国家中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正向关系,但在发展中国家两者之间的联系非常弱 。Chung (1999) 等通过误差纠正模型检验了韩国股票指数和产出指数、汇率、贸易收支、货币供给等宏观变量的协整和因果关系,发现股票指数和宏观变量之间具有长期的协整关系,但是股票指数并非实际经济波动的领先变量,表现出和发达国家完全相反的结果。Maysami, Ko Tiong Sim (2000) 则发现新加坡的股票指数和工业产出、贸易额这两个宏观变量之间根本就不具有相同的整合阶数,而股票指数的变动和价格指数、货币供给、长—短期利率、汇率的变动具有协整关系,但在线性模型中利率和汇率的变动是最显著的因素,而价格指数和货币供给的变动却不显著。Christopher M.Bilson等(2001)则对整个发展中国家的情况进行了研究,发现影响股市收益的宏观因素具有区域趋同的特征,国际投资者只能通过跨区域的分散化投资方能起到分散风险的作用 。
(2)国内相关研究
国内对股市的波动分析的大量文献主要从基本面和政策面两方面来进行。
对国内数据进行计量检验的研究者主要是谈儒勇(1999)。谈儒勇对中国的研究提出了和哈里斯相同的观点,认为我国股票市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非常有限,即使有也可能是不利作用 。顾岚等对于中国沪深指与宏观经济景气指标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协整关系论文网,研究表明:沪深股指与宏观经济景气指标的协整关系不明显。叶青等的研究结果表明:1994年7月以前的股价变动与宏观经济景气变化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鲁昌(2001)研究了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增长与利率变动、股市收益率变动之间的关系,发现消费资本资产定价未能从中国数据中得到经验支持。这说明了简单地利用均衡定价理论难以解释中国股市波动 。
许均华等(2001)把影响股市的宏观政策分成长期的连续性政策和短期的离散型的政策,发现连续性政策与股市正相关,但是解释程度较小。股市受短期政策事件的影响很大,但是政策事件对股市的冲击在逐步弱化,说明我国股市政策的调控日趋成熟 。唐齐鸣、李春涛(2000)利用向量自回归(VAR)发现股市收益和货币政策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起到了货币政策传导功能,已经初步具有宏观经济晴雨表的功能 。王军波、邓述慧(1999)对我国利率政策的长短期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利率调整前股票市场对利率的调整往往都已经产生预期,利率真正调整当天的股市表现反常,而在长期里利率政策对股市的影响是稳定的,反之则下降 。刘澜飈等(2001)则对1994—2000年的季度数据的多元回归表明:狭义货币供应量、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都显著地进入回归模型,而且与上证指数正相关,而储蓄则负相关。但这样的模型致命的弱点就是无法消除宏观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 。 股票市场和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75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