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幸福感的概念与测量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 SWB)是个体对自身生活质量满意 程度的整体评估,其特点是主观性、稳定性以及整体性,并且主要内容为积极情 感、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这是 20 世纪 50 年代社会心理学家迪纳[2]提出的概 念 。SWB 具体的结构和内容,如表一所示:74689
表 2:SWB 的结构与内容
情感方面 认知方面积极情感 消极情感 整体生活满意感 特殊生活领域满意感 欢喜 羞愧 想要改变生活 工作
振奋 悲伤 对目前生活满意 家庭满意 焦虑、担忧 对过去生活满意 休闲 骄傲 气愤 对未来生活满意 健康状况 爱 压力、紧张 别人对被试的生活 经济状况 幸福 抑郁 满意度的观点 自我 极乐 嫉妒 所属群体主观幸福感是多个学科都曾重点关注的内容,而迪纳是主观幸福感领域研究 的公认的学术权威,我国许多学者普遍认同他对主观幸福感概念的阐释。
迪纳归纳的关于主观幸福感的三个特点集中体现在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首 先,早期学者 Cantril 针对受访者编制的梯形量表和山形量表,让其对象选择相 应的位置,以判断他们的主观幸福感状况[3]。后来的学者从主观幸福感整体入手, 认为单用图形或者单独的题目很难测出实际状况,提倡多个具体分支组合计分来 评判主观幸福感状况。学者 Kahneman & Krueger 进行过相关总结,但由于这种 测量方法较为全面具体,由此调查成本也相对较高,只适用于一些特殊领域,缺 乏普适性[4]。近期,一些学者慢慢发展出一些新的视角,丰富了测量领域的内容。
国内学者对主观幸福感的测量起步较晚,发展较慢,主要以修订其他量表为 主。例如美国的《总体幸福感量表》(GWBS)由学者段建华[5]修订,《纽芬兰纪念 大学幸福量》(MUNSH)由学者刘仁刚、龚耀先[6]修订与试用。除了修订他人的 量表,国内学者也发展出一些本土化发展。例如由程灶火编制的《儿少主观生活 质量问卷》[7],由邢占军编制的《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8],由苗元江
编制的《综合幸福问卷》[9]等。 大多学者采用到都是这些成熟量表里的多项维 度甚至是全部维度进行测量分析,采用多项维度进行测量分析可以从较为全面、 概括的角度分析自变量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关系,例如郑立新、陶广放《儿童生 活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研究》采用的就是程灶火编的问卷,选取了问卷当中的包括 家庭生活、自我认知等 8 个维度,并结合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进行综合分析, 从而得出相关结论[10]。少数学者采用的是单维度测量分析,单维度的测量可以着 重分析自变量对主观幸福感这一维度的影响,例如张伟、胡仲明、李红娟《城市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分析》从自述幸福感这一维度出发,综合分析包括 婚姻、性别等自变量与之的相关性,从而得出结论[11]。论文网 主观幸福感文献综述及参考文献: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85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