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有关的文献综述国外的“高送”现象并不是很多,但是,从本质上来讲,国外的“股票分割”和“高送转”是相同的。而关于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国外有相对成熟的研究,对股票股利与拆分的动因,主要有三种解释:信号传递理论、最适价格理论、股利迎合理论。而在这三种中,前两种理论比较流行,它们是基于传统金融视角下的理论,而第三种则是从行为金融视角度出发所形成的理论。82746
(1)信号传递理论
信号传递理论主张的观点就是,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在上市公司的内部管理者和外部投资者之间广泛存在着。公司的管理层拥有更多有关企业的盈利水平、投资机会等方面的内幕信息。股利是管理者把他了解的内部信息传达给投资者的一种信号。当管理者认为公司未来发展局势大好,则提高股利支付,把内部消息传递给股东和潜在投资者,而投资者则把提高股利支付的行为理解为管理层对公司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因此,买进股票,使股票价格上涨;反之,当公司减少股利支付时,投资者会认为这是公司在想股东和潜在投资者传递利差的信号,卖出股票,使得股票价格下跌。因此,公司股利支付水平提高能促进股价上涨,相反地,则会使得股票价格下降。Asquith等(1983)通过多项实证研究证明,美国的数据支持信号传递效应[1]。Maureen等(1990)[2]和Kalay等(2010)[3]从盈余角度进行剖析,证明了股票拆分过程中存在着信号传递效应。论文网
(2)最适价格理论
最适价格理论也可以称为流动性理论,该理论认为,管理者并不是特意将股票股利作为传递内部信息的一种手段,只是为了使上市公司的股价维持在某一合理区间之内而已。股价太高,则会限制资金较少的投资者的购买;在美国的证券交易制度下,股票交易费通常按成交的股票量来收取,股价过低,则提高了大投资者的变现成本和交易佣金、降低股票的流动性。所以,存在着一个对不同的投资者来说最合适的价格范围,这个理论在国外获得了广泛的经验支撑。Baker等(1993)发现,美国上市公司的管理者在考虑股票股利的时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把股价降低,使之处于一个最合理的范围,增强股票的流动性,使股票在证券交易中更加活跃[4]。
(3)股利迎合理论
该理论由Baker等 (2004),通过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股利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资者对股利的偏好,而此偏好可以通过支付的股票溢价(市值账面比)来呈现[5]。投资者对股利政策有着一定的心理预期和选择偏好,并且会按照自己的预期和偏好进行选择,从而引起上市公司市场价值的波动。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和大股东通常是保持理性的,他们会根据市场的此种预期和偏好拟定对应的股利策略,来满足投资者的需求,获取短期的股票溢价以及不正当的超额收益。
2 国内有关的文献综述
与国外的研究内容不同的是,国内对“高送转”的研究,更多地是集中于股票股利的市场反应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上。而对送转股的动因讨论相对而言比较少,并且,现有的研究结论大部分都是基于国外的现有理论而进行的验证分析,而且,这些研究结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不过,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我国学者也提出了两种假说,即价格幻觉假说和股本扩张假说。
(1)价格幻觉假说
这一假说认为,低价股对我国的投资者有很强的吸引力,在低价股与高价股之间,投资者对前者有一定的偏好。上市公司通过送转行为使得股价下降,使市场或者投资者产生“价格幻觉”,吸引投资,从而间接地把公司市值提升。何涛等(2003)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中国证据拒绝最适价格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并提出了价格幻觉假说[6]。 上市公司高送转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97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