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研究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学者不在少数,但针对的研究方向却不尽相同。
1 国外研究现状
西方国家市场化和社会化的程度较高,所以外文文献中并没有直接对中小企业融资效果的进行定义和研究,而是主要研究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中小企业融资难,国外的研究首先是集中在信息不对称上。《美国经济评论》发表了Stiglits 和Weiss的著名文章——《不完全信息市场中的信贷配给》,这篇文章从信息结构角度全面地对信贷配给现象进行了研究,并指出是不完全信息下的逆向选择导致了信贷配给现象。为了避免逆向选择,银行会用较低的利率,对贷款的申请者进行配给,这个利率低于竞争性均衡,但仍能使银行预期收益最大化,于是部分资金需求者会退出银行借款市场,这样就消除超额需求,达到了平衡。[1]Bester 和 Hellwing在斯蒂格利茨和韦斯分析的基础上,对借款者的道德风险导致信贷配给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他们认为:在信贷市场上有着信息不对称现象,借款者知道自己能否按期还贷,还有用贷风险程度等私人信息,而银行却难以衡量借款者的违约风险,更无法完全控制借款者的用贷和还贷行为,从而面临着违约的贷款风险。[2]于是当信息不对称存在时,银行会提高利率,使低风险者选择退出信贷市场(逆向选择),或者诱使借款者选择风险更高的项目进行投资(道德风险),这样使得银行贷款的平均风险趋于上升,预期收益降低。因此当存在信息不对称时,银行会采用信贷配给政策,只满足一部分申请人的贷款申请,或者是只满足贷款申请额的一部分,而中小企业因为借款规模较小,信息透明度较差,银行没有有效获取中小企业信息的途径,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所以中小企业也就经常受到信贷配给政策的约束。较之于大企业,中小企业严重的信息不透明和信息不对称来源于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内生脆弱性,因为中小企业的财务透明度更低,于是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就会更严重,企业更有可能发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在1929年,英国政府领会到另一个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问题,即资金缺口。英国金融产业委员会是研究中小企业发展中筹资问题的权威性组织,金融危机之后,该组织发布了《麦克米伦报告》,并提出了“麦克米伦缺口”。“麦克米伦缺口”提到资金的供给方不愿意按中小企业所要求的来提供资金,即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资金缺口。中小企业对融资资本的需求要高于资金供给方愿意提供的数额,资金得不到满足,这就给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82893
2 国内研究现状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资本市场中影响企业融资的研究日益关注,其中有大量研究是针对融资效率,分析影响融资的因素,通过不同的方法,构建评价融资效率的体系,进而评价融资效率的高低,并为融资效率低下寻找解决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融资效率的含义
针对融资效率,国内学者迄今为止都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很多学者都从不同的方面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曾康霖是国内较早研究融资效率的人之一,虽然他没有明确对融资效率进行定义,但他的结论对后续的研究有一定启发作用。他在文章中指出,融资的形式是由融资效率和融资成本决定的,并分析出影响融资效率以及融资成本的七大因素:利益机制的约束程度、投资的风险程度、信息的灵敏和真实程度、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货币政策的作用程度、作用对象的稳定程度以及作用领域的选择程度。[3]张雪梅、赛志刚对融资效率的定义研究进行了总结,发现大致可以分为三个角度。第一类是从融资风险、成本和能力等方面来定义。[4]叶望春在文中将融资效率分为融资成本、融资风险、企业融资便利水平等方面来度量。[5]高西有从企业融资风险、融资成本和对应的融资收益来定义融资效率论文网。第二类是从成本、收益还有融资对企业的影响程度等方面来定义。[6]干胜道等将融资效率分为两个方面,将融资成本看成投入变量,将投资报酬率看成产出变量,从投入和产出来分析企业融资效率。[7]吕景波指出企业融资效率是由企业融资成本、收益还有相应风险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程度大小组成的。[8]黄莲琴、聂新兰从成本和收益两个方面出发,定义企业融资效率是企业利用融入资金创造价值的能力,包括资金使用效率以及交易效率。第三类是从微、宏观方面来定义企业融资效率。[9]高友才指出企业融资效率分为微观效率以及宏观效率,具体分别体现为对公司发展的影响和对本国经济的影响。[10] 中小企业融资文献综述概况: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97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