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诗文中的“投贽”和“投牒自荐”等都是行卷的形式,其兴起原因值得我们反复推敲。文献综述
3 唐代科举“行卷”兴起的原因
3。1“行卷”兴起的直接原因
科举制在隋朝创立,初步发展于唐代,暂时还没有形成正规、完善、健全的体系。当时采取的不糊名和不锁院等措施,就直接导致了行卷的兴起。因此建立一个健全而又完善的考试选拔制度对科举考试体系的完善是至关重要的。由于试卷是不糊名的,主考官在阅卷时可以立即筛选出提前看好的应试举子。由于对知贡举不锁院,知贡举可以随时出入贡院(考场),去约见亲友或院外大臣和官僚。应试举子很容易向知贡举或其好友行卷。
关于不糊名考试是出现在唐代的论述,有学者曾对其进行考证。如刘海峰曾对糊名考试的起始时间进行考证:糊名考试起始于武则天在位时的制科,而且史料中也没有明确记载其应用于唐代进士科考试[[10] 刘海峰。唐代考试糊名起始时间再析[J]。学术月刊,1991(11):65-69。][10]。由此可知,唐代进士科考试并没有采取糊名制度;锁院制度也出现在中晚唐五代,唐代进士科同样没有采用。由于唐代进士科考试是不糊名的,知贡举就可以知道每张试卷对应的举应试子姓名,如果该举子提前行卷给该知贡举并博得赏识,那么该举子及第的可能性就很大了。可见,知贡举对于应试举子的印象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举子能否及第。与此同时,由于不锁院,知贡举的身份也变的不再神秘,举子们可以争先恐后的向知贡举行卷或向他的好友行卷以博得知贡举的好印象。据《宋史》载:“(宋)淳化三年(992年),诸道贡士……有击登闻鼓诉校试不公者。苏易简知贡举,受诏即赴贡院,仍糊名考校,遂为例[[11] (元)脱脱等撰。宋史第一一册[M]。中华书局,2008:3608。][11]。”可见,由于唐代进士科考试采用的是不糊名和不锁院制度,给应试举子行卷大开方便之门,直接推动了行卷在唐代的发展。直到宋代废除了不糊名和不锁院制度,行卷才逐渐消亡。
3。2唐代科举“行卷”兴起的间接原因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QQ752018766-
引起唐代科举“行卷”兴起的间接原因是由于乡贡名额是有限的,这也间接的促进了行卷的兴起。根据有关史料《通典》中记载:“贡士之法多循隋制。上郡岁三人,中郡二人,下郡一人,有才能者无常数[[12] (唐)杜佑撰。通典[M]中华书局,1984:卷十五选举三。83。][12]。”在州郡考试中的乡贡人数是很有限的,对于应试举子而言参加考试的资格取决于能否拿到文解。这就如同当今考试中的准考证一样,也就是参加考试的凭证。所以,应试举子想要获得参加考试的资格,就自然而然将自己的优秀作品送呈给州府长官,以求得长官的青睐以至于获得文解,这就是行卷发展的初期模型。王勋成曾做过考证:行卷就是由应试举子向知贡举(主考官)或州府长官送呈秋卷而衍变来的[[13] 王勋成。唐代进士行卷渊源考[C]中华传统文化与新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1:133-137。][13]。由此可见,行卷的发展是源于乡贡名额的有限性。值得一提的是,此时应试举子的行卷对象是州府长官。
其次,唐代进士考试又进一步压缩了及第名额,这无疑又进一步促进了行卷的发展。唐代科举考试的内容非常丰富,如:秀才、明经、明法、明字、明算等,其中主要以进士科为重。《唐摭言》中记载“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致岁贡常不减八九百人。”[3]4意思是说:士大夫虽然已经是最高的长官了,但是如果不是通过考取进士而当上官的,那是不完美的,以至于每年参加考试的贡生是不少于八九百人的。可见,进士科在科举考试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据清代编撰者徐松记载:终唐之世289年,贡举进士为266次,及第进士为6442人,那么每年大约有25人及第。[清代编撰者徐松所著的《登科记考》中的数据]《全唐诗》中有“桂树只生三十枝”,这句话反映了唐代进士科及第者不超过30人。这与《通典·选举三》中:“其进士大抵千人,得第者十一二;明经倍之,得第者百十一二”基本符合。根据有关史料综合分析得知,唐代进士录取率为1-2%,而且这只是资格考试[[14] 袁岳云。中国古代人事制度讲义[J],天津:天津市人事局,1984:20。][14]。但为什么进士科的及第人数那么少,而应试者人数还如此庞大,这是因为进士科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甚至进士及第者位居宰相,官位显赫。由于进士科及第的概率很低,所以已经获得乡贡文解的举子想要增加自己进士科及第的砝码就不得不扩大行卷对象的范围。这次行卷的对象就变成了京城的公卿名流和声名显赫的人物。 唐代科举行卷公荐初探(5):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120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