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20世纪中國文學民间化走向的反思(下)【6802字】

时间:2023-02-20 13:00来源:毕业论文
20世纪中國文學民间化走向的反思(下)【6802字】

列宁一个民族两种文化的论断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民间文化和统治阶级文化的不同,但在同一文化传统中,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在根本


列宁一个民族两种文化的论断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民间文化和统治阶级文化的不同,但在同一文化传统中,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在根本上却是相同的。胡风以自己的文学生命为代价所捍卫的正是五四新文学运动的方向,但在强大的浪潮面前,却终归失败。

走向民间的另一个论文网结果是放弃启蒙,迎合大众,导致知识分子价值和主体地位的失落,导致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失落。五四新文学运动最有价值的历史贡献之一就是启蒙主义文学方向的确立。先驱们从人本主义立场出发,以人的解放为目标,致力于国民性的揭露与批判。他们揭露社会黑暗,关心大众疾苦,但决不在思想意识上迁就大众,决不因为同情而无视大众的弱点,决不为获得大众的拥护而赞美大众的脓疮。当新文学一步步走向民间的时候,这种启蒙精神不能不首先面临威胁而且一步步被消解。

GM文学“兴起之际,倡导者们就高呼要克服自己的小资产阶级的根性,把你的背对向那将被奥伏赫变的阶级,开步走,向那龉龊的工农大众“(11)。

这可以说是知识分子改造的先声。在大众化的讨论中,倡导者高声呼唤文艺向着大众飞跃“。

他们认为GM的先锋队不应该离开群众的队伍,而自己单独去成就什么英雄的高尚的事业“。什么只应该提高群众的程度来欣赏艺术,而不应当降低艺术的程度去迁就群众,_这一类话是大文学家的妄自尊大!“(12)在讨论中,也并不是没有清醒者,包括普罗文学队伍内部也有比较清醒的人们。可是,这些比较清醒的人们往往一发表意见就受到激烈的批评。郑伯奇曾经提出文艺大众化的第一重困难在于大众自己,因为他们还缺乏接受文艺作品的基本条件。这一见解刚刚提出,瞿秋白就严厉地指责作者和他代表的知识分子还没有决心走进工人阶级的队伍,还自己以为是大众的教师,而根本不肯向大众去学习“,企图站在大众之上去教训大众“,并且指出这篇文章充分的表现着知识分子脱离群众的态度,蔑视群众的态度。这种病根必须完全铲除“(13)。

本来肩负着启蒙之历史使命的知识分子,从这时开始,已经不能够理直气壮地站在大众头上教训大众“。他们开始被引导去向大众学习,去迁就和迎合大众的思想感情和审美心理。五四运动刚刚过去不过十年时间,觉醒的知识分子就已经开始放弃自己的话语权,放弃自己的历史主体地位,向工农大众认同。它意味着五四新文学启蒙精神的丧失,意味着新文化运动开始发生逆转。这是中国现代历史上一个深刻的悲剧。我不愿指责这些年轻作家的浅薄。无论怎么说,他们密切关注政治GM并且投身于这种GM,要求自己的一切都服从于这种GM,这一切都无可指责。

由于GM的热望,他们不再满足于暴露社会的黑暗和罪恶,不再满足于功效缓慢的启蒙运动,急切地渴望新势力的壮大和发展,因而急于燃起希望之光和GM之火,也是可以理解的。那么,这新的力量在哪里?他们认为一切被压迫群众不但是反抗统治阶级的力量,而且是创造新社会的主人“(14)。的确,在中国,如果要寻找GM的力量,除此之外别无选择。所以,当他们寻找GM力量时,便不自觉地陷入了一种工农崇拜。而这种崇拜又使他们隐入了一种貌似激进实则倒退。貌似GM实则与文化守旧势力合流的境地。

他们的迫切之情和对大众的希望和崇拜使他们不愿承认大众存在的落后性,结果却使他们自己最后也落入了自己挖下的陷井。

此后的岁月里,文艺全面民间化,工农崇拜走向了新的顶峰。与工农崇拜结伴而行的,是作家_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改造的核心就是克服小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思想感情,说到底也就是克服五四新文化在中国知识分子身上留下的痕迹。而改造的目标,就是向工农大众认同,求得与工农大众在思想感情上的一致。用讲话的语言说,就是我们知识分子出身的文艺工作者,要使自己的作品为群众民欢迎,就得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来一个变化,来一番改造。“用我们直到今天仍然流行的解释,就是变得跟广大群众一致;适合广大群众需要“(15)。因此,文艺的大众化不仅意味着文艺工作者自身价值的丧失,而且意味着工农本位的价值取向和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意味着知识分子与工农大众之间的教育关系的倒错。五四高潮过后二十年,由对大众启蒙到向大众认同,这个逆转终于完成。

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同样作为GM队伍的一员,人们对工农是那样热情地歌颂,对知识分子却总是那样无情地贬斥?对工农是那样崇拜,对知识分子则视作异类!

对工农是那样信任,而对知识分子却总是不放心。当知识分子努力改造自己与工农大众一道前进的时候,为什么作为知识分子的作家自己也要那样怀疑自己:出身。教养。知识人的纤巧……不都可能成为她的绊脚石?“(夏衍〈春寒〉尾声)。

为什么中国现代最杰出的头脑会想出这样的价值尺度:GM的或不GM的或反GM的知识分子的最后分界,看其是否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民众相结合。他们的最后分界仅仅在这一点,而不在乎口讲什么三民主义或主义“(16)。为什么一定要让知识分子去迁就工农大众?

而不是相反或者相互之间的迁就和适应?我无法相信毛泽东这样杰出的人物会认识不到它的荒谬,因为他并不是不懂得重要的问题是教育农民。那么,唯一能够解释的就是当时的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所面临的迫切任务所作出的现实要求。他毕竟是一个急于推翻旧统治的政治家而不是启蒙思想家。从一个政治家实用的角度出发,这是一种必然的选择。既然文艺是政治斗争的工具,它的最为重要的作用就是提高工农大众的斗争热情和胜利信心。那么,个性意识,启蒙思想,人道主义,当然不仅是多余而且有害。相反,传统文化无论多么腐朽,只要能够鼓舞起斗争热情和胜利信心,就是有用的。调动传统农民的力量最有效的工具当然出自传统文化。

旧事物就是这样相互巩固着。

GM作家和GM领袖之所以都做出这样的选择,是中国GM的主要依靠力量所决定的。在新民主主义GM的整个过程中,工农大众毫无疑问是GM的依靠力量。

虽然GM的发起者和直接领导者事实上多是知识分子,但清醒的GM家都正确地认识到了GM所必须依靠的是工农大众。没有工农大众的参加,就没有GM的胜利。

与工农相比,知识分子在GM队伍中的地位就的确太不重要了。这一点就是知识分子自己也能认识到。在浩浩荡荡的GM队伍里,知识分子的面容是苍白的,他们不再是叱咤风云的先驱,不再是民族命运所系的文化斗士,五四时代的风采已经成为遥远的过去,眼下的情况是由于体弱而不太合格,由于思考而走不好步伐的下等兵。

他们的主体意识使他们常常不能成为一颗好的罗丝钉。他们的思想能力,他们的个性意识,他们的清醒与敏感,在GM队伍里面都显得有点不合时宜。

同时,我们应该承认,知识分子和工农大众之间存在着种种差别和矛盾。所以GM队伍内部就存在一个调节工农大众和知识分子之间关系的问题。GM由城市转向农村之后,工农的重要性明显地显示了出来。为保护工农大众的GM热情,在指导思想上就必然要更多地抑制知识分子而迁就大众,说服知识分子去迁就大众,而不必考虑矛盾和冲实的性质和是非。这是GM的功利主义,也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因为武装GM是那么迫切,改变国民的落后性以适应知识分子的要求是不可能的,所以只有迎合大众而抑制知识分子。在当时的情况下,在GM队伍内部进行鲁迅所致力的改造国民性的工程是不可想象的。为了GM,中国知识分子付出了惨重的牺牲,中国历史也付出了惨重的牺牲。

作为古老文化载体的工农大众如海涛般吞没了作为现代文化载体的知识分子。

回顾现代知识分子的命运,我总有几分悲哀,他们如夹缝中的弱草,听到了阳光的召唤,艰难地生长出来而肩负起了民族新生的使命。但是,历史却注定要让他们忍辱负重。没有阳光,没有水,他们既承担着帝国主义蹂躏下的民族伤痛(在这一点上,他们的感受要比工农深刻得多),又承担着封建文化的各种打击,既为专制统治所不容,又为工农大众所拒绝,在民族的危难之秋,他们觉醒得不合时宜,在现实面前,他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中国的文化GM和民族的发展历史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我不愿为此而指责任何人,因为无论谁领导中国GM,只要他充分认识了中国的国情,同时又急于推翻旧的统治,就必须要做出这样的选择。这就是沉重的历史。

民间化和大众化的又一结果是带来了文学艺术水平的降低,作为表层现象,这也是有目共睹的。从GM文学“到文革文学“,一直存在着公式化。概念化。标语口号化的问题而难以克服。几十年来人们不是不愿意克服这些弊端,而是没有能力克服这些弊端。因为人们对这些弊端的根源一直缺少认识,事实上,在知识分子主体失落的情况下,知识分子创作中概念化。公式化。标语口号化的问题是无法解决的。文学创作需要自我生命的溶入,需要真情实感。然而,民间化大众化却要求作家获得大众的意识,放弃真实的自我而扮演民间大众。这就出现了真实的自我“和佯装的自我“的矛盾,出现了真实主体“与模拟主体“的矛盾。

从20年代末开始,很多知识分子就非常自觉地代大众立言,而且很积极地走向民间,走向大众。他们对知识分子的独立地位和自由的思想,对五四精神和启蒙主义,对西方文化和现代化,已经没有多少留恋。为了大众的解放,他们心甘情愿地放弃自己的立场而努力获得大众的思想感情。他们自身毕竟不是工农大众的一员,要代大众立言并非一件容易事。创造社和太阳社的努力显然是不成功的,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不是真正大众的声音。他们虽然高喊着要做工农大众的留声机,但当留声机也并不容易。对此,鲁迅在路中曾经讽刺说:上海的文界今年是恭迎无产阶级文学使者,沸沸扬扬,说是要来了。问问黄包车夫,车夫说并未派遣。这车夫的本阶级意识形态不行,早被别阶级弄歪曲了罢。另外有人把握着,但不一定是工人。于是只好在大屋子里寻,在客店里寻,在洋人家里寻,在书铺子里寻,在咖啡馆里寻……。“从洋人家里也好,从咖啡馆里也好,当然寻不出真正的无产阶级意识。鲁迅讽刺的是他们无法真正代表无产者这一事实。

因为鲁迅一直相信从血管里流出的是血而从水管里流出的是水。创造社的人们血管里流的并不是无产阶级的血。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表现所谓无产阶级意识“

的努力。因为工农大众的代言人往往本人并不是工农大众。真正的工人却往往被判定并不具有无产阶级意识。20世纪文学中真正的民间大众话语是极为少见的,因为劳动大众还没有能力在文坛上建立自己的话语空间。所谓民间大众话语大都还是一些知识分子走向民间。走向大众而代其表达的。

他们要很好地表现大众的声音,就必须深入生活,去努力体会大众的思想和感情,甚至要学习他们的语言。这就需要改造。从大众文艺运动开始,反复强调的就是这一点。

且不说这种改造是否正确,也不说知识分子愿意不愿意把自己改造成真正与大众在思想感情和生活方式上都一致的人,即使他真正愿意改造,要改造好也决非易事。由于改造的艰难性,创作中就出现了两个自我:一个是知识分子真实的自我,一个是根据体验而获得的代表大众的自我。真实的自我非常顽强,它往往在这一时刻压抑了自己的声音,在另一时刻真实的自我就会顽强地再冒出来。丁玲的创作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她的莎菲女士的日记显然表现着一种强烈的个性解放的要求。

女主人公身上明显地表现着作者的思想和心理。参加左联后,丁玲写出了表现群体生活的水,这是一篇努力表现群众生活的作品。它因此受到左联的赞扬,冯雪峰特意写了一篇关于新的小说的诞生,赞美她从自我小天地走向了社会,从个人主义走向了工农大众的GM道路。然而,大家都知道,作者自己也未必不清楚,水这样的作品无法与莎菲女士的日记相比。

丁玲一生在这条路上走得曲折而疲惫。作为一个追求GM的青年作家,丁玲到达延安的感觉是到了家的感觉,由此也可以证明在政治上丁玲与延安并不存在什么矛盾。但是,丁玲在到家之后的放松里,写的却是我在霞村的时候。在医院中这样的带有强烈的个性主义色彩和启蒙主义精神的作品。丁玲只有再一次虚心地向人民大众学习,彻底地克服自己的知识分子立场和观点,使自己完全地进入正在准备成为国家权威话语的民间话语。

在30年代到40年代的文坛上,出身于工农大众的作家极为少见。于是也就无法回避这种矛盾的普遍性。作家大都是受过现代文明教育的知识分子,他们有的是知识分子的思想感情,知识分子的对于社会和人生的看法,知识分子的思维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这一切构成了知识分子真实的自我。然而,这自我失掉了表现的合法性,他们需要表现的是工农大众的思想感情。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情感形式等。他们象丁玲那样表达不好,那就需要反复改造。的确,重要的不是他们对工农生活是否了解,而是象毛泽东所注意的一样,是思想感情问题,是立场问题。所以,他们需要的就不仅仅是深入生活,而是改造思想。深入生活的意义主要是获得素材,而在深入生活中改造思想才是更重要的,它的意义是获得思想和感情。态度和立场。

从大众文艺运动到文化大GM时期,作家们都在进行这两个方面的努力。然而,我们可以看到,它成功的经验不多,而失败的教训却应该记取。真实的自我与佯装的自我总在较量,然而,一旦真实的自我完全被遮掩之后,作品就会变成公式化。概念化。标语口号化的说教,而真实的自我出现之时,作品就会放射出艺术的光彩。

左联的创作是一个突出的例子。那些到今天仍然没有被完全忘记的作品,却恰恰不是他们理论上所倡导的,而是恰恰相反,成功的是那些知识分子话语精髓仍在的作品。柔石的二月,殷夫的诗,之所以有艺术魅力不是因为它的民间化,不是因为它彻底放弃了知识分子的自我,而是因为它还鲜明地打着作家真实自我的印记,不是因为他们获得了大众的思想感情和价值观念,而是因为表现了他们自己真实的思想情感,融入了作家的生命自我。

对于从40年代到70年代的中国作家来说,还有一层无法回避的矛盾。知识分子作家即使深入生活,完全体会到工农大众的思想和感情,充分担负起代言人的职责,成功地完成对模拟主体的模拟;或者作家自身就是工农兵,表现的就是自己真实的思想和感情,仍然是不够的。工农作家的作品被认为表现了小资产阶级的感情而没有表现无产阶级感情的批评在当代文学史上并不罕见。知识分子的真诚代言更常常被指责为别有用心。很多作品之所以受批判不是因为作家没有深入生活和获得大众的思想感情,而是恰恰因为深刻地表现了生活中具体的真实。这种情况反映着知识分子话语与民间话语及国家权力话语的复杂关系,但是,同时也说明,大众话语的确是一个很难把握的存在。它有具体的存在和抽象的存在两种形态。我们当然可以指责国家权力话语以自己的声音代替大众而扼杀真正的大众的声音。然而,由于大众的广大性,它事实上存在一种无法把握的虚幻性。一个作家在深入生活中把握了一个工人的思想感情或者一群工人的思想感情,我们仍然无法严格地实证它是否大众的思想感情。因此,面对大众思想感情的权威代表,任何反驳都往往是无力的。

正如面对非全民选举而表达的所谓民意。在这种情况下,就只有服从权威,听命于神喻。这就导致了创作主体的多重分裂,产生了在半个多世纪的文学中日益严重的一个现象:真实主体“。模拟主体“和权威主体“的矛盾。在这种矛盾中当然产生不了血肉丰满并且情真意切的作品。

当然,个人的话语与大众或者权威话语的关系并不是完全排斥的。当代文学创作给我们提供的一个经验是:文学创作成功于隐形主体与表象主体的重合之处。它的成功取决于那个隐形的真实主体的暴露。取决于那个真实自我与佯装自我的重合。

然而,这却是夹缝之中比例极小的成功经验。它从反面告诉我们,文学的生命在于真实的自我,作家无论自愿还是被迫,放弃自己的生活而去体验别人的生活,放弃自己的立场而去获得别人的立场,放弃自己的话语而去操作其它的任何话语,都难以获得真正成功。它带给文学的都将是损失。

注:(1)周作人:平民文学,见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P211212。

(2)郭沫若:GM与文学,创造月刊1926年4月。

(3)(14)蒋光慈:关于GM文学,见当代中国文艺论集,上海乐华图书公司1933年版。

(4)(11)成仿吾:从文学GM到GM文学,创造月刊1928年2月。

(5)冯乃超:人道主义者怎样地防卫着自己?,文化批判第四号,1928年4月出版。

(6)成仿吾:毕竟是醉眼陶然“罢了,创造月刊1928年5月。

(7)钱杏村:死去了的阿Q时代,太阳月刊1928年3月。

(8)欧化文艺,见瞿秋白文集(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版P880,881。

(9)(12)瞿秋白:大众文艺的问题,文学月报1932年创刊号。

(10)胡风:论民族形式问题,见胡风评论集(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P232。(13)瞿秋白:我们“是谁?,瞿秋白文集(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版P875,878。(15)现代汉语辞典,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P200。这是直到今天我们出版的辞典中仍然保持的解释。大众化“辞条之下的全部解释就是:变得跟广大群众一致;适合广大群众需要。“根据这个解释来理解和判断大众化,更可以看出它与五四新文学精神背道而驰的性质。

(16)毛泽东:五四运动,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67年袖珍本P523--524。

20世纪中國文學民间化走向的反思(下)【6802字】: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140345.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