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题]古代文论研究
[正文]
情“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具有原创意义,它既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本质规定,又是这本质规定的由来。
一。体验的世界与世界的本真
中国古人的世界建立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情感体验的世界是天人合一“的世界。中国古代艺术在这论文网样的世界中形成与发展。
1。情“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原创性
从艺术文化学的角度说,文学艺术从属于文化并规定于文化,因此,阐释情“的文化原创性,同时也就是在揭示情“的文学艺术的原创意义。
原创的含义不仅在于本质规定,更在于本质生成。把情“提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原创位置,是指认中国古代文化的缘情“而生与缘情“而立。
缘情“而生,是说中国古代文化是其先民及后来者情感生活的产物。这涉及生存论及文化学的基本问题,即中国古人的生存就是情感体验的生存,中国古代文化也就是情感体验型文化。
把中国古代文化指认为以情感体验为特征的文化,这可以说是百多年来,中国古代文化学研究与生存论研究在不少学者中日渐取得共识的一个基本观点。如中国现代较早的文化反思者之一梁漱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切体验,提出中国传统生活与传统文化的重心在于家“,在于家“所特有的情感关系,由家“的情感关系扩延至社会,就形成了中国社会生活中喜欢斟酌情理情面“的生存特性(注: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见金元浦。谭好哲。陆学明主编中国文化概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3-148页。)。他这是在为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情感的寻根,并把这根确定在家“的血缘情感上。林语堂在分析中国文化精神时,对比中国与英国民族文化的异同,也得出结论说:中国民族之特征,在于执中,不在于偏倚,在于近人之常情,不在于玄虚理想。中国民族,颇似女性,脚踏实地,善谋自存,好讲情理,而恶极端理论,凡事只凭天机本能,糊涂了事。……此刻所要指明者,只是说中国文化,本是以人情为前提的文化,并没有难懂之处。“(注:林语堂:中国文化之精神,引自中国文化概论,第195页。)林语堂所说的凭天机本能,糊涂了事“,便是难以言说的直觉体验,这正是中国古人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以人情为前提“,便是体验的文化特征了。对中国传统文化深有研究的当代学者张岱年,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概括为四个要点,即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及天人协调。细究他这四个要点,会发现这些要点的形成,就社会文化心理而言,具出于重行为目的。重行为反馈。重行为体验的实践理性,直觉体验及情感体验是其基本理性特色。李泽厚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提出一个乐感文化“的命题,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应概括为乐感文化“,以此与西方的罪感文化“相对应。他对此概括说:这种智慧表现在思维模式和智力结构上,更重视整体性的模糊的直观把握。领悟和体验,而不重分析型的知识逻辑的清晰。总起来说,这种智慧是审美型的。“(注: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11页。)李泽厚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乐感“型。审美型的概括,正是突出了这一文化的情感体验的本性。我在中国古代艺术的文化学阐释一书中,曾专题分析过这个问题,把中国古代文化的本体特征概括为情感体验特征,并分别对之进行了文化特质的。文化思维的。文化哲学的及艺术论的思考(注:拙著中国古代艺术的文化学阐释,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2-33页。)。
2。情“的本真规定
先考察一下情“的字义。情“,说文:人之阴气,有欲者。“按阴阳说,阴阳为生命之本并化生人的万有万能,说情“为阴气,这是将情“推到了生化生命的本真之处。段玉裁注,情乃喜怒哀乐爱恶欲等情欲,是生理自然需要不学而能,这又是将情“归入人的本真状态。吕氏春秋强调情“的天生自然:欲有情,情有节……故耳之欲五声,目之欲五色,口之欲五味,情也。“(吕氏春秋·情欲)这是在确定情“的生命自然即直接的感官根据,是耳。目。口对声。色。味的自然欲求。情“是人的生命活动的自然又是这生命活动的本真。尚书情“有一见:天畏fěi@①忱,民情大可见。“(尚书·康诰)孔安国尚书传对这一情“字作人情“解,即民群的真实感情,人情“被看作天是否辅助的尺度。此后,情“便与事物之真。实相关,与人的自然本性相关。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左传庄公十年);民之情伪,尽知之矣“(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鲁有名而无情“(左传哀公八年);余听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断之“(国语·鲁语上)。这情“,都是事物。事情的真实情况。论语用情“两处,都与人的自然本真相关: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论语·子路);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论语·子张)。
因为情“本义于生命本真状况,所以它常与另一个表生命之本真的字性“连用,称为性情“。荀子说: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荀子·正名)这天“便是自然,自然天赋。荀子提出性“。情“。欲“三者的关系,情“是自然天赋的本质,是生命的本真。荀子之后,性“。情“。欲“三者关系的哲学之思也就逐渐多起来,形成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之辩_性情“之辩。
中国古人热衷于各种社会现象的本真追问,把本真作为文化建构。艺术实践的基点或出发点,并在本真追问中把握判断事物及行为的标准。如儒家先哲孔子与孟子,在推衍他们的人世之道与道德之天时,便从本质设定出发。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羞耻感在这里被推为不言面喻的本真标准;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孟子·告子上),情“被指定为性“本善的根据;声闻过情,君子耻之“(孟子·离娄下),这是孟子对羞耻感的进一步的本真强调。管子本于情“的人事道德推衍更为直接,凡人之情,得所欲则乐,逢所恶则忧,此贵贱之所同有也。近之不能勿欲,远之不能勿忘,人情皆然“(管子·禁藏);夫凡人之情,见利莫能勿就,见害莫能勿避“(管子·禁藏);是以明君顺人心,安情性,而发于众心之所聚“(管子·君臣上)。道家进行的道德推衍其实也本于情“,与儒家对情“的人世社会比附与推入不同的是,道家本于情“却比附于自然“,再由自然“而推入社会人生;当然,道家对于情“的本真设定或本真理解也不同于儒家,道家更强调情“的自然性。惠子谓庄子曰:‘人故无情乎?’庄子曰:‘然。’惠子曰:‘人而无情,何以谓之人?’庄子曰:‘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恶得不谓人?’惠子曰:‘既谓之人,恶得无情?’庄子曰:‘是非吾所谓情也。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庄子·德充符)无情不是否定情“而是不动情,这里有一种超越喜怒哀乐的更为广博深厚的情“,这便是宇宙人生之自然,是融于宇宙大道的生命冲动。至于墨家的君子进不败其志,内究其情“(墨子·亲士);法家的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佚,苦则索乐,辱则求荣,此民之情也“(商君书·算地);人之情性,贤者寡而不肖者众“(韩非子·难三)等,也都可以看出他们按照各自的情“的本真理解,进行各自的情“的本真推衍与强调。
二。建构体验世界的心灵方式
在中国古代,本真之情“涌发本真之欲,本真之欲又实现于本真的血缘亲情关系。血缘亲情关系是情“的本真关系。由此形成的社会意识形态便也可以说是充分社会化的血缘亲情关系的意识形态。而建构。接受。运用这样的意识形态,又必须有与之相应的思维形态或思维方式,这思维形态或思维方式必然也是血缘亲情关系型的。所谓思维形态的血缘亲情关系型,即它与血缘亲情关系共同发生与发展起来,它以血缘亲情关系为思维对象,在对血缘亲情关系的思维中不断完善这一思维结构,并思维地解决社会化的血缘亲情关系的各种问题。对这一思维形态或思维方式,我在中国古代艺术的文化学阐释一书中,曾将之概括为情感关系思维或情感思维,这种思维的特点是:①客观的感情依据;②思维主体现实体验向感性对象的融入;③过去经验对于现实感性对象的渗入;④表诸于形象或含有形象因素的一般判断形式(注:拙著中国古代艺术的文化学阐释,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52页。)。
在这样的思维形态中,情“有了本真之外又一重原创意蕴,即它是中国古人建构与把握世界的心灵方式。经由这样的思维形态,中国古人日常社会文化生活活动与艺术活动有直接的关联_社会文化活动直接关系着艺术活动,艺术活动也直接关联着日常社会文化活动,甚至不少时候,社会文化活动就是艺术活动。
且看吕氏春秋这段话:
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平也;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也;亡国之音悲以哀,其政险也。凡音乐,通乎政而移风平俗者也。俗定而音乐化之矣。故有道之世,观其音而知其俗矣,观其政而知其主矣。故先王必托于音乐以论其教。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唱而叹,有进乎音者矣。大飨之礼,上玄尊而俎生鱼,大羹不和,有进乎味者也。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特以欢耳目。极口腹之欲也,将教民平好恶。行理义也。(吕氏春秋·适音)
由音乐而民俗民风,由民俗民风而理义之行。国家之治。对这段文字的解读,不仅要注意它指出了艺术与人伦政治的关系,更要注意它对于艺术与人伦政治的情感关系的揭示,它们面对同一的情感关系,把握同一的人伦情感世界,所以它们才能由此及彼地互相指认互相通达。艺术与人伦世界的同一关系,在孔子论诗。庄子寓言。韩柳论文中都被作为通则而运用,这不是他们对于艺术的误解与偏见,而恰恰是他们对艺术与现实生活情感思维同一性的深悟。
对情“的思维形态意义,中国古人多有论述。如淮南子,从情“感物而生并形于外的方面加以揭示:情系于中,行形于外,凡行戴情,虽过无怨;不戴其情,虽忠来恶。“(淮南子·缪称训)汉代从石渠阁奏议到白虎观奏议,涉及情“的思维规定性,并以此作为制定国家等级制度的根据:情性者何谓也?性者阳之施,情者阴之化也。人禀阴阳气而生,故内怀五性六情。情者静也,性者生也。此人所禀六气以生者也。故钩命诀曰:‘情生于阴,欲以时念也;性生于阳,以理也。阳气者仁,阴气者贪,故情有利欲,性有仁也。’“(白虎通德论·情性)这指出情是阴化。静也。贪也。利欲也;性为阳施。生也。理也。仁也,二者在生存的心灵活动中各有所重,各有其活动特点,又相辅相成地展开心灵活动的过程。东汉王充情性阴阳之说,指出要更好地运性“用情“,就必须注意对之制约与调节:故厚情性之极,礼为之防,乐为之节。性有卑谦辞让,故制礼以适其宜;情有好恶喜怒哀乐,故作乐以通其敬;礼所以制,乐所以作者,情与性也。“(论衡·本性)这实际上是揭示了礼乐乃性“。情“思维的结果,因此礼乐才能反转来制约与调节性情。刘勰情“的过程性理解,进一步作了情“的艺术思维的揭示: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者也。“(文心雕龙·体性)这指出情“组织文学语言,使之由隐而显的表现功能。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文心雕龙·物色),这是揭示情“的文学发生过程。神用象通,情变所孕。物以貌求,心以理应“(文心雕龙·神思),这是在讲情“与艺术想象的关系。
体验情感型思维形态关注现实与历史的各种情感关系,包括人与人的情感关系,人与社会的情感关系,人与自然的情感关系;长于对这类情感关系进行丰富复杂的情感体验,并以真切细腻地表现这类情感体验为思维目的。这一思维的艺术成果便是创造出生动地表现各种情感关系与情感体验的艺术形式。李泽厚。刘纲纪主编的中国美学史在进行中国古代美学与西方古代美学的对比时,也特别强调了这一点_尽管古希腊美学也并不否认艺术对人的情感的影响和作用,但从整体上看,它更为强调的毕竟是艺术对现实的再现的认识作用。而中国美学所强调的则首先是艺术的情感方面,它总是从情感的表现和感染作用去说明艺术的起源和本质。这种不同,也分明地表现在东西方艺术的发展上。“(注:李泽厚。刘纲纪主编:中国美学史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6页。)
由此可见,情“确实是中国古人情感关系地建构与把握世界(包括艺术世界)的思维形态与心灵方式。
三。创生艺术的母体
强烈的抒情要求形成中国古代艺术不同于西方的明显差异。突出的抒情特征的形成,则源于中国古代文艺史中抒情艺术的早熟及对于各种文艺形式的创生。
中国古代最早形成自觉并走向成熟的艺术是音乐,音乐的抒情本质早已不言而喻。
固然,不仅中国,在世界艺术史中,音乐也是出现最早的艺术,这已被很多学者认同。不过,最早出现的艺术与最早形成自觉并走向成熟的艺术并不是一回事。
周礼有一段话,证明至少在周初,音乐的创作与应用便已进入自觉阶段: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祗庸孝友。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谕言语。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卷。大咸。大磐。大夏。大@②。大武……“。(周礼·春官·宗伯)尽管有资料证明,礼“的观念周初已开始形成,但礼“在当时生活中的作用却无法与乐“相比。乐“所感受并表现的秩序与和谐进一步理性化,才明确为礼“。礼“是规定了的秩序与和谐。对此,中国古人早有认识_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礼者,殊事合敬者也。乐者异文合爱者也。礼乐之情同,故明王以相沿也。“(礼记·乐记);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礼记·乐记)乐“先于礼“又通于礼“,乐“。礼“共同规定与生发中国古代各门类艺术。乐“。礼“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情感体验与情感理性形态,滋润与繁荣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抒情特征。
而诗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早熟,也证明着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情“的根基。
中国古诗情“的根基与乐“相通,中国古代文艺史不乏诗乐舞原本一体的记载。如刘勰说:或葛天乐辞,玄鸟在曲;黄帝云门,理不空弦“(文心雕龙·明诗),孔颖达说:大庭有鼓之器,黄帝有云门之乐,至周尚有云门,明昔音声和集。既能和集,必不空弦,弦之所歌,即是诗也。“(诗谱序正义)诗生于歌舞,亦即诗生于情“。
乐“与诗“这类抒情艺术在中国古代率先自觉并成熟,在于它们是中国古代文化根基_人伦情感的艺术形态,它们表现出的艺术感召力和普通有效的接受效果,使统治者与施教者把它们用作人伦教育的得力手段。中国古代抒情艺术率先发展与自觉,是人伦文化建构的必然。这个过程中,孔子以乐教“。诗教“为核心的艺术观同时也是文化观,起了重要的理性指导作用。李泽厚。刘纲纪主编的中国美学史对此作过分析,透视了其中血缘亲情的文化根基(注:李泽厚。刘纲纪主编:中国美学史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52页。),很有说服力。
[1][2]下一页
论情”茬中國古代文學艺术中的原创意义详细内容【5953字】: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144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