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政府文件。公务员考试离不开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理论、时事政治等方面的考察。作为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的公务人员,必须对和政府的基本方针战略有所了解。如2010年国考副省级以上申论试题中“给定资料2”中写道:2009年4月,中央总,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视察沿海某省时提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这就要求我们要对国家政策理论把握好,理解好。
4.各方意见。这种类型的材料包括专家学者的观点、学术著作、国外经验等,一直都是申论给定资料的重要来源。如2011年国考副省级申论试题中的“给定资料7”选取了一位学者著作中的讲话。2008年国考申论试卷中,对待是否要进行怒江水电站的建设,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2013年国考副省级申论试题“给定资料7”中选取了法国为保护文化遗产所发生的故事。这就要求我们要把握国家政策,了解学术争鸣背后的本质,进行综合分析。
(二)给定资料的类型
要想对给定资料有全面的把握,深刻领会并把握每组材料的主旨,那就必须要梳理好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弄清给定资料的类型,才能做到心中有数,答题时才能够快速的找到对应范围。
1.常规型结构。这种类型的结构通常依靠思考问题的一般逻辑顺序来对申论材料进行组织,按照“介绍背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进行布局。但有时候这种顺序也会被打乱,但总体都是围绕着同一个主题。如2012年河南省考申论材料中,材料1介绍了我国文化传播的紧迫性,属于背景介绍;材料2、3通过孔子学院和夏令营的案例反映出我国在文化传播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属于提出问题;材料4、5介绍了国内、国外取得的成功经验,为解决相关问题提供了借鉴,属于解决问题;材料6、7主要为理论阐述,剖析了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评论了孔子学院的意义和影响,属于分析问题。
2.关联型结构。这种类型的申论材料每则都比较长,它不像常规型结构中的材料有那么明确的分工。而是材料与材料之间有一定的关联,经常是一则材料的内容引出另一则材料的内容,有点类似发散性思文。因此,很多关联型结构的申论材料看起来像包含了多个不同的主题。如2012年国考副省级申论材料中,材料1、2、3从食品安全问题出发,通过对其现象的分析和解决措施的阐述,引出社会道德水平低下这一根本性问题;材料4、5、6则是通过各行各业的情况描述,分析和讨论当前社会道德危机的状态和原因;材料7、8、9将所选事例由反面转为正面,由闪耀道德光辉的人与事、政策与行动,充分阐述加强社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和对解决社会道德危机这一问题的重要意义。
研究材料之间的关系和类型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驾驭整篇申论材料,并在较快的时间内根据材料的不同组合方式找到答题的关键。申论题目的设置也是由专家悉心研究出来的,每则材料的设计和设置都有所指。所以我们要仔细观察材料与题目之间的关系,以求能够迅速准确的答题。正如有些专家所说:给定资料是整个考试的根本,深度、彻底吃透材料是考好的重要环节,充分的阅读材料,才能吃透材料,掌握精神。
二、给定资料在客观题目解答中的使用研究
申论考试中,给定资料通常涉及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现象,要求考生能够“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全面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在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基础上,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解决方案,准确流畅地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申论考试的客观题目。在结构上,客观题目主要有归纳概括和对策分析等题型,评分时主要运用采点得分方法 申论写作给定资料的使用研究(2):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15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