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心雕龙》这种文学理论作品有22处以草木为意象对刘勰的文学观点、文学创作基本原理和原则进行阐释说明,以及对不同文学体裁的分析和评论,总结前人创作的经验,以总结他个人的观点,建立他的文学理论体系,供以启发后人。
《文心雕龙》全书可以分成三个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在阐述共性的文学观点,即原理和原则,第二个部分在通过总结各种不同式样的文学体裁来验证第一部分所提到的观点,第三部分则总结前人经验,结合刘勰自己的所感所悟建立了一套系统性的文学创作论和文学批评论。草木意象在帮助刘勰表达他的文学理论和帮助读者理解刘勰的文学理论上起到了巨大作用,形成了体系性的理论。这种以意象来表达创作意图的创作方式,也为后世许多重要文学作品(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唐诗宋词)、文学理论作品(比如《二十四诗品》)所用,具有启发意义。
二、以草木意象探讨文学创作问题
(一)以草木说明文学创作中“情”与“物”的关系
《物色》是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描写自然景物和文学关系的专论,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自然景物和文学创作的关系,第二部分主要说明了如何对自然景物进行描写,第三部分实质上是对“情”与“物”在文学创作当中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升华。文献综述
《文心雕龙》的《物色》篇的第三部分提到“窥情风景之上,钻貌草木之中;吟詠所发, 志惟深远;体物为妙,功在密附。” 刘勰认为在创作之前要对自然风景、宇宙万物进行细致的考察研究,什是一篇好的文章?能够体会物质的奥妙,并通过对于物的描写,将自己的情志恰当表现出来又不至于脱离实际的就是一篇好的文章。
刘勰以草木指代自然景物,来说明自然景物是能够引发创作者创作激情的重要因素,但是单纯以物写物,也不能使得这片文章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或者社会价值,所以刘勰字第三部分提到了,创作者应该对自然景物进行观察、琢磨、推敲,能够将自己的主观情感融入进行才能够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既肯定了自然景物的重要作用,也点出了在文学创作中创作者主观感情的重要作用,并且这个范畴之中,将“情”“物”的互动关系做了明确的阐述。
《物色》篇是《文心雕龙》中通过草木对“情”与“物”关系进行系统完整说明的重要篇章,除此之外,在其他篇章中也通过草木隐喻对两者在文学创作中的关系略做了阐述说明。
《情采》篇中提到“夫桃李不言而成蹊,有实存也;男子树兰而不芳,无其情也。夫以草木之微,依情待实;况乎文章,述志为本。言与志反,文岂足征?” 这句话的意思是,古人曾说:“桃树和李树不用开口说话,就吸引到许多来来往往的人在树下走路。”那是因为树上有果实的原故。古书上也说过:“男子种的兰花就算是好看的,美丽的,但是却没有香味。那是因为男子缺少像女子那样细致真诚的情感。像花草树木这样微小的生命是需要依靠情感,凭借着果实;何况人们写作文章,那就更应该以抒情写志为根本。如果说作者自己所写的和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感并不一致,这种作品又有什么意义呢?”
论《文心雕龙》中的草木意象(3):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171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