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论明清传奇自画像的意蕴价值(3)

时间:2023-05-28 18:19来源:毕业论文
(一)画中人的渊源 以画中人为意象而创作的类型故事,在中国古代民间故事中并不罕见。德裔美籍社会人类学家、民俗学家、东方语言学家艾伯华在《

(一)画中人的渊源

以“画中人”为意象而创作的类型故事,在中国古代民间故事中并不罕见。德裔美籍社会人类学家、民俗学家、东方语言学家艾伯华在《中国民间故事类型》一书中对中国民间故事进行搜集和分析,并且将其分类,其中就单独列出了“画中人”这个类型:

一个穷人得到一张美女的画,他诚敬地供奉这幅画。

有一天他回家时,饭都做好了。

数天后,他暗地窥视从画上下来的美女,把她抱住,娶她为妻。

过了很久,当生下几个孩子后,妻子又回到画中去了。 

丁乃通先生按照国际上通用的AT分类法将中国民间故事分为843个类型和次类型,并在《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一书中将其一一列出。其中,第400个是“丈夫寻妻”主类型,在此类型之下的次类型就是“400B画中女”:

英雄爱上肖像中的女子,或她已应允许配给他。他和她在一起住了些时,是真人的样子。但由于各种原因后来离开了。有时他忧伤而死。有时他去寻找她,终于把她找回。 

随后,民间文艺学家祁连休按照中国民间故事的历史发展顺序,对其进行概括和整理,并出版了《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类型研究》,在第九章中收录了晋人干宝《搜神记》中的“画女钉心故事”:

(顾恺之字长康)长悦一邻女。乃画女于壁,当心钉之。女患心痛,告于长康,拔去钉,乃愈 。

画中人的所经历的事情会对现实情况中的原型人物产生对应的影响,说明了画中人与原型人物之间存在联系的观念在魏晋时期就已经产生。而且祁连休先生在其书的第十章《隋唐五代时期的民间故事类型》中整理出了“画中人型故事”:From优T尔K论M文L网wWw.YouERw.com 加QQ75201^8766

大致写某人得一画轴,上有一美女,见而心生爱慕之情。一夕,美女下画轴与某交好。后来竟变成真人与某婚配、生子。或言多年后因尘缘已尽而诀别。或言人以女为妖,赠剑令某斩之,女遂携子进入画轴。这一故事类型,正式形成于唐末,此前已经有雏形出现…… 

同时他指出,唐代段成式撰写的《酉阳杂俎》中的 “屏妇踏歌”故事就是“画中人”类型故事的最早雏形。唐末无名氏撰《闻奇录·画工》一文则是这一故事类型最早的正式文本:

唐进士赵颜于画工处得一软幛,图一妇人甚丽。颜谓画工曰:“世无其人也,如何令生,某愿纳为妾。”画工曰:“余神画也。此亦有名,曰真真。呼其名百日,昼夜不歇,即必应之,应即以百家彩灰酒灌之,必活。”颜如其言,遂呼之名百日,昼夜不止,乃应曰:“诺。”急以百家彩灰酒灌之,遂活。下步言笑,饮食如常。曰:“谢君召妾,妾愿事箕帚。”终岁,生一儿。儿年可两岁。友人曰:“此妖也,必与君为患,余有神剑,可斩之。”其夕,乃遗颜剑。剑才入室,真真乃泣曰:“妾乃岳地仙也,无何为人画妾之形,君又呼妾名,既不夺君愿,君今疑妾,妾不可住。”言讫,携其子却上软幛,呕出先所饮百家彩灰酒。睹其幛,惟添一孩子,皆是画焉。 

此后,民间文学中此故事类型的文本异文层出不穷。到了元明清时期,传奇和戏曲作为新兴的艺术形式,吸收了“画中人”这一民间故事类型,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了“自画像”,创造出了不少具有超高价值的文学作品。画像不仅仅是由画师或者他人所绘,而是由女主角自绘丹青,这是对“画中人”类型故事的一种发展,也是古代女性意识的进一步的生发。故而,可以说“画中人”意象是“自画像”意象的雏形。 论明清传奇自画像的意蕴价值(3):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172049.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