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西汉末年,王莽建立新朝后,为了实现内圣外王的政治理想,即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进行改制,其中民族政策就是改制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包括降黜、武力和分化三方面。而先秦至秦汉历代政权对匈奴的政策是历史原因,古代的华夷之辨是思想原因,王莽改制是社会原因,匈奴的分裂与衰落促使了王莽对匈奴政策的形成。24043
毕业论文关键词:王莽;匈奴;民族政策
Analysis on the causes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Wang Mang policy
Abstract:In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Wang Mang established a new dynasty, in order to achieve his political ideal, issued a series of policies and measures for reform,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national policy is reformed, including lowering dismiss, force and differentiation. Pre-qin period to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regime is historical reasons,Wang Mang's reform is the social reason, the Huns split and decline prompted the formation of Wang Mang's policy to xiongnu.
Key words:Wang Mang;Hun;National policy
目 录
摘要 1
Abstract 1
一、王莽对匈奴政策的内容 2
(一)颁“四条”,更改单于名 2
(二)除匈奴之号并推行军事政策 2
(三)分化匈奴 3
二、王莽对匈奴政策形成的原因 3
(一)历史渊源——先秦至西汉对匈奴的政策 3
(二)思想方面——儒家民族观对王莽的影响 5
(三)社会原因——西汉末年的社会状况与王莽改制 5
(四)外部原因——匈奴自身的分裂与衰落 7
三、王莽对匈奴政策的影响 8
参考文献 10
王莽对匈奴政策形成的原因探析
前言
关于王莽时期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学者在这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有崔明德的《王莽民族关系思想初探》,发表在“东岳论坛”2007年第3期上,分析认为王莽的民族关系思想包括一统、怀柔及分化瓦解三方面。李大龙的《试论王莽的民族政策》,发表在“民族研究”1992年第一期上,他把王莽的民族政策归纳为:重金收买、改王为侯、武力征伐、以夷制夷、诛杀异己等五个方面。得出王莽的民族政策有合理之处,不能全盘否定的结论。此外还有陈立柱的《王莽与周边民族关系新论》,发表在“安徽史学”2000年第三期上,他认为是由于中原王朝的衰落才引发了匈奴的扰边,并想趁机脱离汉的掌控。由此可以看出学术界关于王莽民族关系的研究主要是在民族思想及政策的分析及其后果的影响上,对其形成原因的研究尚少,尤其是对匈奴政策的原因,本文将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历史渊源、儒家思想、社会基础及匈奴方面分析原因,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王莽对匈奴的政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对后来的统治者有深远的影响。
一、王莽对匈奴政策的内容
(一)颁“四条”,更改单于名
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西域车师后王姑句、婼羌去胡来王唐兜因汉朝对他们处置不当而先后投降匈奴,匈奴单于在接受了他们的来降之后上书汉帝告知此事。王莽听说后大为不满,即遣中郎将王骏、王昌等人前往匈奴,告知单于说西域国家是汉朝的属国,匈奴不应接收他们。单于只好将姑句、唐兜交付使者,然而王莽却在西域诸国王面前斩杀姑句、唐兜二王,并用“中国人、乌孙人、西域人、乌桓人逃亡到匈奴者,匈奴不得接受”为内容的新条约代替汉宣帝时与匈奴人订立的“长城以南汉有之,长城以北匈奴有之’,的条约。此举无疑是要震慑西域各国及匈奴,然而也因此引起了匈奴的怨恨。此外“(王)莽奏令中国不得有二名,因使使者以风单于,宜上书慕化,为一名。”[1]迫使单于改从汉名,匈奴单于在威压之下只得上书说:“幸得备藩臣,窃乐太平圣制,臣故名囊知牙斯,今谨更名曰知。”[1]王莽之所以让匈奴单于更改名字,就是为了使匈奴单于明白自己是汉朝的臣子,之后又令乌桓“毋得复与匈奴皮布税”,乌桓向匈奴交皮布税由来已久,此举又引起了匈奴的怨恨和匈奴与乌桓的矛盾。 王莽对匈奴政策形成的原因探析: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17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