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们提到过“道是无”,从另一方面来说又是“有”,从作为天地之始来说,道是“无”就是无名、无极、无形。也就是无规定性,无限性。不能直接为感官所感觉。从作为万物之母来说道又是“有”,道转化为“有”,也就有了规定性、差别和界限。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老子的“道”是可以用辩证的方法理解的,正像他所说的大象无形,极美的形象就是一个没有明确形象的形象,也就由此,老子提出在鉴赏作品时要“涤除玄鉴”,所谓“涤除”就是除去人们心中的各种主观欲念、成见和迷信,使大脑变得像镜子一样明亮。“鉴”是观照,“玄”是“道”[2]。“玄鉴”就是对于道的观照。
总的来说老子是中国古代境界说的第一人,也可以说把境界通过“道”表现出来;也指出了达到“道”的这一方法,那就是“涤除玄鉴”。“道”的观点同样被庄子所推崇。
“逍遥游”可以说是庄子思想的最高境界,也是庄子学说的最高理想,在人生哲学的这个问题上,庄子采用的是一种逍遥自然的生活态度。主张“心斋”、“坐忘”,强调“神”这一概念,另外还提出“厉与西施,道通为一”的观点,这也难怪闻一多评价他为“最真实的诗人”,他的思想本身就是一首玄妙的诗。在审美心胸方面,庄子提倡“心斋”、“坐忘”。庄子认为“道”是客观存在的、最高的、绝对美得[3]。庄子把“道”作为人存在于自然的最高形式并加以推崇,在他的观点里是把对“道”的理想作为人生最大快乐的事。庄子认为,一个人达到了这个境界,也就达到了“无己”、“丧我”的境界,这种境界就能够实现对“道”德观照,亦就是“至美至乐”的境界,那高度自由的境界,也就是庄子所称为“游”的境界,“游”就是“无为”,是“不知所求”、“不知所谓”。“游”没有实用目的,没有利害计较,不受束缚,十分自由。在《田子方》中它写了一个故事,想必是大家熟知的。 中国古代美学境界述评(2):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18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