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中国南方崇蛇习俗研究述论(3)

时间:2023-07-29 17:40来源:毕业论文
此外还有诸多专题研究,如龙母庙、施相公庙、青龙庙等。 综上所述,前人对上古南方崇蛇现象、原因有详备的论著,其论证方法,主以分析出土文物之

此外还有诸多专题研究,如龙母庙、施相公庙、青龙庙等。

综上所述,前人对上古南方崇蛇现象、原因有详备的论著,其论证方法,主以分析出土文物之纹饰,辅以传世文献之记载,加之民俗学、宗教学等学识。因文物能断定时空,且较之文献能窥看更远古之历史,而文献、民族志等从旁补遗,两相合契,是可信的。上古崇蛇现象,可归纳为:以蛇为神灵、祖先,纹身以避龙蛇之害,巫觋操蛇以舞,以蛇形、蛇纹饰陶器、砖石、青铜器、漆木器、丝织品等器物,刻蛇形备镇墓之用。究其原因有:万物有灵观、生殖崇拜、祖先崇拜、水神雨神崇拜、祈求财富长生等。

汉后崇蛇习俗式微,但不绝如缕,蛇意象几番嬗变,崇蛇性质互相交织,崇蛇之因功利化。论证方法则偏向文献法,多用史料笔记、地方志、民族志、传说故事等,兼有田野调查,极少文物相印证。开始出现崇蛇习俗对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崇蛇习俗被纳入一般民间诸神信仰来研究。

因史料芜杂与缺失,一些问题莫衷一是。如各地初民崇蛇的先后、互动尚未廓清。中原是否崇蛇,龙是否脱胎于蛇。 楚人是否崇蛇,蛇鸟关系何解。一些问题则付诸阙如。如崇蛇原因多有臆测。崇蛇习俗何以衰微。崇蛇对当时社会、民族的影响亦少论及。总体而言,上古崇蛇证据确凿,崇蛇原因也剖析尽了,但崇蛇一题尚未言尽。故请略陈固陋,细说崇蛇习俗在后世的因袭、流变与成因。

二、南方崇蛇习俗的来源

《说文解字》:

    它,虫也。从虫而长,象冤曲垂尾形。上古草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

《说文解字注》:

    上古者,谓神农以前也。相问无它,犹后人之不恙无恙也。 

《韩非子•五蠹》: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论文网

蛇族的力量在上古时期无论从数量还是活动广度上讲都是惊人的。初民一方面苦于蛇之为害,冀求其赦免,另一方面也惊讶于它们强劲的生命力,希望能够承袭其惊人的繁殖力和应对大自然的生存能力。故而萌生出蛇崇拜。 从仰韶文化人首蛇身纹陶器,到商周蛇纹青铜器,到汉代女娲、伏羲画砖。从史载传说中女娲、伏羲、共工、烛龙人首蛇身,到五帝母感蛇而孕。从鲧、禹皆为龙蛇 。到后世皇帝皆为真龙天子。从古滇人、巴人、蜀人、楚人、越人的文物文献排查,到傣族、彝族、黎族、侗族、畲族、排湾族的民族志记载。这一切都可证明蛇崇拜在中国确有其事。

中原文明率先走出蒙昧,与自然为一体的生活状态日渐疏离。农耕文明的发展,使人民崇敬造物的眼神转向土地与自身,动物崇拜开始过渡到神人同形的神灵崇拜,图腾崇拜开始过渡到全人型的祖先崇拜。从考古发现中看,蛇的地位也随之衰落。从祖先神退化为神灵的助手,而后为神灵斩杀的邪祟。 但在南方,直至汉代,未开化民族仍膺服于蛇的神威。《山海经》全书三万余字,描写蛇达一百余次,二十余种。描写蛇神七十余例。 《说文解字》:“闽,东南越,蛇种。” “巴,虫也,或曰食象蛇。” 《说文解字注》:“南方蛮闽,字从虫,以其蛇种也。” 长江上游的蜀人,长江中上游,地处云梦泽、洞庭湖流域的巴人,长江下游、岭南的越人,西南的滇人都崇蛇。唯一的例外是楚人,东周之时,楚国大量蛇鸟相斗题材的艺术品正是楚人与巴人、越人世代相争的反映。折射楚人崇鸟、贱蛇的心理。 但不可否认,楚国亦有相当多的崇蛇信物。汉代,铁犁牛耕普及,生产力大为发展,故此东汉后蛇崇拜一度没落。而后中原板荡,衣冠南渡,中原文明始与南方激烈交融,前者的先进文明推动南方的发展与汉化,此地蛇崇拜自发转型。与此同时,恰值佛道四传,造神运动兴盛,而面对夷夏冲突,中原王朝为巩固统治,蛇崇拜被纳入民间信仰体系,以神灵的身份焕然新生。至近代,又随民间信仰一同沉寂,唯闽地一息尚存。 中国南方崇蛇习俗研究述论(3):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189877.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