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研究对象《论语平议》卷一,出自俞樾的《群经平议》,该书见于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10年1月版《春在堂全书》。由于该书为影印版,无标点,因此本文所引《论语平议》的标点均由笔者完成。本文的书写体例为罗列《论语平议》相关条例原文,之后笔者加以评述,两者以不同字体加以区别。
二、《论语平议》之训诂成就
传统的训诂方法包括形训,声训和义训。俞樾继承乾嘉汉学的考据原则,以传统训诂方法为基础,以“正句读、审字义、通假借”为治经之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学之道。同时,他重视群经、诸子及杂书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和相互印证,博采众长,择善从之。其次,他还在前人的基础上全面认识到汉字音、形、义之间的关系,在训诂实践中充分运用因声求义理论,由此可见俞樾《论语平议》的训诂价值。在《论语平议》中,俞樾不迷信前言,敢于驳难,以自己的学术思想和治学方法为基础大胆创新,提出自己的观点,树立一家之言。虽然俞樾对《论语平议》的训诂研究存在一定失误与问题,但仍有精益迭出的成果。
1。翼如也
孔曰:“言端好。”《正义》曰:“张拱端好,如鸟之张翼也。”来自优W尔Y论W文C网WWw.YoueRw.com 加QQ7520,18766
樾谨按:翼如犹“勃如”、“躩如”之类,皆以一字形容之,非必取象于鸟翼也。《尔雅▪释诂》曰:“翼,敬也。”《释训》曰:“翼翼,恭也。”“翼如”之“翼”,葢亦此义耳。《说文▪走部》:“ ” 下引《论语》“趋进, 如也。”字又作“ ”,明非鸟翼矣。《正义》曰“如鸟之张翼”,然则“勃如”、“躩如”复何物乎?
按:俞樾言之有理。俞樾认为“翼如”正如前文“勃如”、“躩如”,皆乃形容词。俞樾以《尔雅》“释诂”“释训”为证,训“翼”为恭敬义。并谓《说文▪走部》“ ”下引《论语》作“ 如也”。因此,“翼如”可训为恭敬义,用以形容快步行走时恭敬的样子。俞樾的论证用到了据古训、考异文等训诂方法,有理有据,合乎语言实际,纠正了《正义》“如鳥之張翼也”这种望文生义的错误说法,被当今学界所认可。
2。子畏于匡
《正义》曰:“记者以众情言之,故云‘子畏于匡’,其实孔子无所畏也。”
樾谨按:《荀子▪赋篇》:“比干见刳,孔子拘匡。”《史记▪孔子世家》亦云:“匡人于是遂止孔子,拘焉五日。”然则畏于匡者,拘于匡也。《礼记▪檀弓篇》:“死而不吊者三:畏、厌、溺。”郑注即以孔子畏于匡爲证,而《通典》引王肃注曰:“犯法狱死谓之畏。”是“畏”爲拘囚之名。后人不达古义,曲爲之说,葢皆失之。
按:俞樾的判断是正确的。俞樾训“畏”为拘囚义,反对《正义》解“畏”为恐惧义的说法。虽引证之例有待考证,但俞说是也。《汉语大词典》第1810页:“畏通围,围困。”俞说引《荀子▪赋篇》与《史记▪孔子世家》,言孔子被匡人所拘,正与“围困”义相一致。“子畏于匡”,何晏《集解》引包咸曰:“匡人误围夫子,以为阳虎。”邢昺《义疏》:“子畏于匡者,谓匡人以兵围孔子。”“畏”与“围”古相通。陈奇猷《校释》:“畏乃‘围’之假字,畏、围古音同部,自可假借……《淮南子▪主术训》作‘孔子围于匡’,尤为畏、围通之明证。”这些都印证了俞樾观点的正确。 俞樾《论语平议》的训诂问题研究(3):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196756.html